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评估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方法 检索2004年1月—2015年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系统关于FFRCT在评估心肌缺血准确性方面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行进一步质量评估以及异质性检验。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汇总工作特征曲线(S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采用FFRCT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质量分级均为A级。纳入研究的总患者数为662例,血管1117条。FFRCT在患者及血管水平汇总后的敏感度分别为0.90(95%CI 0.85~0.93)和0.83(95%CI 0.78~0.87);特异度分别为0.72(95%CI 0.67~0.76)和0.78(95%CI 0.75~0.81);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24.34(95%CI 10.84~54.65)和21.09(95%CI 7.51~59.24),AUC分别为0.9415、0.9140。结论 FFRCT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腭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4.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从定量角度初步探讨正常人肺实质肺循环及体循环的血流构成比情况,并比较正常不同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进一步探讨320排低剂量CT肺灌注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方法 搜集胸片发现“可疑肺结节”、怀疑肿瘤肺转移或者食管癌患者需行胸部CT增强扫描者,最终将20例正常资料纳入研究.采用320排CT(Aquilion One,日本东芝医疗器械公司)进行肺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电压80 kV,电流70 mA,采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后处理用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对容积数据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生成4条时间-密度曲线,并记录各个曲线达峰时间;分析得到肺实质伪彩色血流灌注图像,分别显示肺动脉血流量(P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及灌注指数[PI,PI=PAF/(PAF +BAF)];然后分别从重力方向(腹侧、中间、背侧)和非重力方向(上部、中间、下部)评价,各个区域均选择连续3个层面的图像进行测值,分别获得每个区域的平均灌注参数(PAF、BAF、PI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组肺实质重力与非重力方向各个区域肺灌注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每位受检者总的辐射剂量为4.02 mSv.正常肺实质组灌注参数PAF在重力方向腹侧、中间、背侧分别为(123.2±32.9)ml· min-1· 100ml-1、(137.1 ±33.6)ml· min-1· 100ml-1、(158.5±38.7) ml· min-1·100ml-1;PAF在重力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9,P<0.001),但BAF、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重力方向上部、中间、下部PAF、BAF、PI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各个参数仅下部与上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低剂量CT灌注成像技术能从定量角度评估肺实质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构成比情况.正常肺实质主要由肺循环肺动脉供血,大约为98.76%,体循环支气管动脉供血所占比例较小,PAF、BAF均受重力及血流分布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29岁,因右腰部疼痛半月余,于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考虑"右肾出血",予止血、镇痛后症状缓解,但仍触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查体:右肾区压痛(+),叩痛(+),可触及包块,输尿管全程无压痛。CT:右肾中份实质内可见类圆形肿块向外突出,大小约4.2cm×5.5cm×4.5cm,密度不均,边界较清,CT值约38HU,增强呈持续不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约50HU,静脉期CT值约70HU,肿块周围可见密度不均匀低密度影环绕,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正常肾实质受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S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于2004年1月-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CT灌注成像诊断肺结节的中英文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诊断试验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分别汇总MSCT以不同灌注参数 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CI),拟合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肺结节1 221个,其中恶性结节780个,良性结节441个。依次以BV、PS、BV+PS作为灌注诊断指标进行分析,其汇总敏感度分别为0.91[95% CI(0.89,0.93)]、0.88[95% CI(0.85,0.90)]、0.91[95% CI(0.88,0.93)],汇总特异度分别为0.77[95% CI(0.73,0.81)]、0.83[95% CI(0.79,0.86)]、0.91[95% CI(0.87,0.94)];相应AUC分别为0.92、0.93、0.97。结论 MSCT以BV、PS作为灌注诊断参数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当二者结合时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准化灌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