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期稳定性和适当的负载是不干扰种植体骨性结合的先决条件。本实验将新开发的即刻负载种植体植入小型猪下颌骨,并观测早期愈合阶段种植体表面和周围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人工组织器官已在医学领域中广泛研制。人工组织、器官临床应用的成功与否,常取决于合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代偿情况。作为植入人体的种植体,应是无毒、无腐蚀性、无致癌性,能为接纳组织所容,并能与机体组织发生紧密结合并行使一定的功能。一、种植术后组织的愈合过程 Charles(1982)观察了种植术后组织的反应过程。首先引起种植区组织的炎性反应过程,充血、水肿,组织崩解释放毒素。随着血循环障碍的发生,种植区骨组织血供障碍,发生坏死,并逐渐被吸收。间质  相似文献   
3.
上颌前牙区缺牙后解剖变化复杂,美学风险高,种植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各种软硬组织扩增方法的出现使得种植体成功植入和最终美学修复成为可能。但软硬组织扩增方法种类众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软组织扩增技术又缺乏大量追踪报道,这些因素使得临床医生在选择方法和治疗时间点时面临较大困难。本文在回顾美学区种植治疗的临床证据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美学区种植治疗新方案,为临床医生开展美学区种植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股骨植入种植体模型,愈合早期连续注射PDGF,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析PDGF对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PDGF增加大鼠股骨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纤维数量,对种植体周围后期神经纤维数量无显著影响。同时,这些神经具有周围神经纤维的典型结构。结论 PDGF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再生。本研究为实现PDGF促进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进而改善种植体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表达人骨保护素基因(hOPG)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OPG,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为治疗破骨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骨吸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从MGC:29565上获得hOPG基因片段并用PCR方法扩增,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测定序列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2C12细胞,采用免疫组化和骨吸收抑制实验检测OPG的表达及功能。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C2C12细胞后可表达功能性OPG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hOPG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OPG蛋白。  相似文献   
6.
种植体上部结构的粘接固位能够较好地封闭上部结构-基台边缘,所用的固位部件数量少和费用低廉。但如果基台轴面高度不足,上部结构的粘接就难以获得较好的固位。该研究旨在比较  相似文献   
7.
血管发生是骨修复早期的关键环节之一,功能性微血管网的形成对骨组织再生至关重要,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在信号通路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后者在骨缺损区的募集和分化。骨组织再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协调的复杂信号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PRP)来源的富生长因子血清 (serum rich in growthfactors,SRGF)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和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改良法分别制备大鼠和人 SRGF和贫生长因子血清 (serum poor in growth factors,SPGF) ,EL ISA法测定人 SRGF和 SPGF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 ,TGF- β1 )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A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AB,PDGF- AB)浓度 ;原代培养并传代大鼠和人成骨细胞 ,取第 3代大鼠成骨细胞和第 4代人成骨细胞各自分为 3组 ,分别加入 5 %相应种属的 SRGF、SPGF和无血清细胞培养基 ,2 4、4 8、72和 96 h用 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 结果  EL ISA法测定人 SRGF中TGF-β1 浓度为 30 7.6 7± 35 .5 7ng/ml,PDGF- AB浓度为 5 2 .76± 7.89ng/ml;大鼠和人成骨细胞在相应种属的 SRGF作用下 ,细胞增殖迅速 ,细胞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吸光度 (A)值在各时间点与 SPGF组相应数值比较 ,发现大鼠成骨细胞在 4 8和 96 h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人成骨细胞增殖差异在 4 8、72和 96 h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两种成骨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增殖基本停滞 ,与同时间点 SRGF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CBCT及临床检查的方法评价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BCT检查术前牙槽骨的形态和骨量,唇舌向牙槽骨厚度介于2.5-4mm的病例适用这种技术。方法如下:使用1.0mm细钻针作为引导钻沿种植体拟植入方向钻入所需深度,然后使用骨劈开器沿钻孔方向劈开牙槽嵴,使用BICON手用扩孔器械逐级备洞,并挤压劈开的唇侧骨板,收集自体骨骨屑,同时撑开牙槽骨增加宽度,植入种植体。在骨质缺损区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和较薄的唇侧骨板表面先铺放获得的自体骨屑,然后再铺放人工骨粉,最后以胶原膜覆盖植骨区。6个月后,CBCT复查,完成修复。随访2年。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这种骨增量技术治疗,共植入5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平均增加牙槽骨宽度3.5mm。讨论:牙缺失后常常造成骨量不足,单一技术的运用不能获得良好的骨增量效果。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微创骨增量技术,获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结论: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骨增量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铁死亡是区别于凋亡、坏死、焦亡等细胞死亡方式的胞内铁依赖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显示其参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谷胱甘肽超氧化物酶-谷胱甘肽-(半)胱氨酸[GPX4-GSH-Cyst(e)ine]途径介导的铁死亡在口腔疾病中也有报道。本文就铁死亡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铁死亡相关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