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史,阐述了四类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列举了其在国内部分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本文通过对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静力试验结果分析,研究这种组合构件的基本受力机理,最后对一些有关设计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引用水源的水质不断恶化。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质的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水质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水处理的基础上对深度水处理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对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5.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由冷弯薄壁型钢与厚钢板焊接成的U型钢梁内浇注混凝土构件,并用必要的构造措施使型钢和混凝土共同工作。为研究这种新型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完成了10根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受弯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组合梁具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但在受力过程中存在两个受力薄弱面,薄弱面的破坏会导致新型组合梁发生纵向水平剪切破坏和纵向滑移破坏,需在设计中避免。  相似文献   
6.
屈曲约束支撑在北京银泰中心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银泰中心钢结构主楼为框架筒中筒结构,为了加强其抗侧刚度,除了在各层以钢梁连接内外筒,还在3个设备层设置了贯通内外筒的伸臂桁架形成加强层。由于伸臂桁架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因此将伸臂桁架在内、外筒之间的钢支撑用屈曲约束支撑代替,以改善其力学性能。通过合理选择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参数,并经过Pushover分析计算,表明该屈曲约束支撑的设置能够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舒适  李培彬 《建筑知识》2014,(9):252-252
本文通过对军、警用码头设施管理的调查研究,对现阶段海警部队码头设施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严格规范码头设施的正确使用,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多措并举解决资金落实难题,等相对具体的措施,从而助力海警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8.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重要的横向承重组合构件,在建筑及桥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介于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骨混凝土组合梁之间的一种新型截面形式,因此具有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众多优点,但也决定其受力特点与其它组合梁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皆未有具体的设计规定来指导这种组合梁的设计,本文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系统设计方法,可指导这种组合梁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甲硫醇的生产、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3种具有代表性的甲硫醇合成方法:硫脲硫酸二甲酯法、硫化碱硫酸二甲酯法和甲醇硫化氢法。概述了甲硫醇在农药、医药以及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最后结合山东兴武集团的实际生产情况,展望了我国甲硫醇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北京银泰中心工程地面建筑由一座酒店、两座办公楼和三座裙房组成,地下为长218.2m,宽99.2m的整体4层地下室,所有地上建筑都坐落在整体地下室的顶部。工程基础底面受力极不均匀,各栋建筑对沉降的不均匀性十分敏感,且基础工程量巨大,对工程总投资和工程进度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工程在基础选型、持力层和桩径的选取、新技术的采用以及施工监测方面都做了较充分的方案论证和分析计算,所做工作为整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