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曹湛  冯德强  焦泽通 《华中建筑》2013,(12):129-133
近年来,随着沁河中游地区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资源型工矿村镇的发展建设正面临开发拓展抑或保护协调的双重难题。沁水县嘉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村镇,既有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又有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其压煤搬迁规划实践中,秉持科学发展观,力图从发展定位、规划设计、控制引导三个层面达到聚落保护与村镇开发的双赢目的,实现可持续性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曹湛  尹天文 《低压电器》2012,(11):11-14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带分支磁路的供能电流互感器,并对其进行磁路计算。通过仿真得出,第二磁路和气隙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供能电流互感器的供能性能。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城市和区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区域整体的创新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区域内个体城市的创新能力,也取决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水平和网络化程度.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构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的跨城知识合作网络;然后,借助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利用多元二次指派程序模型,考察三个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三个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均呈现出稳定的、渐进的发展模式,遵循"空间依赖"和"路径依赖"的一般规律;第二,三个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均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但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均衡化"发展趋势;第三,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结构演化受到多种地域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同一种地域因素对不同城市群的影响作用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5.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愿景。然而,自总规批复以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上海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重大挑战。利用全球科技论文数据构建“全球知识合作网络”与“全球知识组合网络”,分析大变局时期上海在全球科创版图中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上海在全球知识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仍有显著提升,但与顶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尚存在差距;上海“两个扇面”功能发生结构性调整:外向度显著降低,内向度显著提升;上海在全球知识组合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在传统工程应用领域具有显著比较优势,而在新兴前沿基础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上海科技创新发展路径表现出“路径依赖”和“路径更新”并存的特征,但也存在“路径锁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