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结合某超高层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了设计中影响结构动力性能的主要考虑因素,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对不同框架梁截面及设置加强层等因素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分析与比较,确定了所采用的结构方案,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若干实践,提出该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难点和热点,包括楼层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柱与剪力墙的本质特征与角色变换、与"鸡腿式"结构的区别、框支柱顶屈服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车辆段先行设计做法等问题,并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推理分析、算例对比、工程实例验证等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采用拉弯或压弯承载力计算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承载力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附录E中的等效剪切刚度近似公式在某种情形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从受力和变形本质特征的角度看,柱与墙常常发生角色变换,无论柱还是墙,其本身均可用杆单元或墙单元模拟,但需注意单元无几何尺寸方向对梁跨度引起的偏差;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在结构形式、承载力和刚度突变的关系及产生原因、抗震能力等方面均不同于"鸡腿式"柔性底框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框支柱顶端可允许先于转换梁屈服;建议以初步建筑方案整体建模计算的构件最大内力和配筋结果为基准,对可能影响范围的车辆段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邦华环球贸易中心为1幢高度为228.2m的超高层办公楼,存在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超限情况。采用设置伸臂大梁及腰梁加强层的框架(钢管柱)-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结构重要性提出不同的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程序的小震弹性对比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中震验算、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构件抗震性能设计能达到性能C的目标等级。对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伸臂大梁及腰梁与框架柱连接位置等采取了有效加强措施,确保构件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广晟国际大厦屋顶设置了阶梯式单管塔天线,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合理性要求,天线采用先套筒后分步整体提升法安装。针对超高空提升安装作业、精度要求高等施工特点,介绍了天线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及关键技术,并对提升安装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安装方法合理可行,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对此类特种结构的安装施工进行施工全过程的预分析,可有效评估和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实际结构施工的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分析的角度,论证了2010版新《抗规》关于最小剪重比规定条文说明中"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重新调整"的要求的不合理性,指出处于不同烈度区和建筑高度不同的同类结构,当具有合理抗侧刚度和承载力时,其实际的基底剪重比系数是有差异的,要求按相同标准的最小剪重比系数来控制结构刚度,将导致低烈度区的较高建筑安全度过高及投入过度,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晟国际大厦结构抗震超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SATWE,ETABS,MIDAS/Gen,ABAQUS6.5等软件对一栋高度约265m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超限分析,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SATWE、ETABS等软件对一栋高度约160m超A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抗震超限分析,并介绍了该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措施.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某复杂框支转换层通过采用三维实体模型与采用壳单元转换梁加弹性膜楼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项内力差异规律并分析原因,对比转换梁设计承载力与三维实体模型内力需求,确保转换梁设计安全。计算结果表明,按壳单元转换梁加弹性膜楼板模型计算并满足现行规范构造要求进行转换梁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显式积分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对一栋高度约312m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罕遏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以了解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行为。结果表明,基于显式积分动力分析法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是保证结构大震不倒的有效方法,本工程采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承载力和延性.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建筑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