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硼元素添加造成的相转变和硼化物析出等因素会对原位TiAl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演化及热变形行为产生影响。利用等温压缩实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以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等研究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机制,并计算出其表现变形激活能为691.506 k J/mol。在1100~1200℃温度区间,再结晶γ和α晶粒的形核长大分别主导α2→α相转变温度上、下的热变形行为。α相的动态回复主导材料在1250℃低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硼元素会提高α相含量,降低γ→α和α2→α相转变温度,进而促进加载过程中回复α相晶粒的形核长大。根据新建的本构模型,对TiAl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和加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明骜 《广州化工》2020,48(16):165-166
为满足制造行业对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院校应注重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的协同培养。但是随着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专业课程多侧重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提高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结合"模具制造技术"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及特点,提出"理论教学+工程应用训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3.
李明骜 《广州化工》2020,48(13):109-110
《材料成形原理》从冶金学、晶体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材料成形过程中组织转变、缺陷形成及力学行为等相关理论,内容涵盖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而由于其理论内容抽象、复杂,导致学习难度较大。通过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探索,本文借助先进技术案例、工程实践训练、结合科研等途径对课程结构、考核方式及课外训练等环节进行调整,形成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条件下对固溶处理的热挤压态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分别进行单轴压缩与包套压缩实验,采用光学显微(O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TEM)等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合金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最大变形量为18%,而在包套压缩条件下的最大变形量高达32%。结果表明:该合金在两种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类似,即均会因协调塑性变形的需要而产生■拉伸孪晶和■拉伸孪晶,且前者的数量多于后者。同时,在变形过程中晶粒c轴向压缩方向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大。在18%变形量条件下,包套压缩试样的位错密度(0.2728 nm-2)明显高于单轴压缩试样的位错密度(0.1796 nm-2);在18%变形量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样中,主要激活的位错类型为〈a〉位错,而〈c+a〉位错数量较少;而在包套压缩试样中,〈c+a〉位错被大量激活来承载塑性应变,进而导致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的室温塑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