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 mol·L-1硫酸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以50 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 V的范围内实现了苯胺在碳纳米管修饰的金属钛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并用循环伏安(CV)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对制备的碳纳米管/聚苯胺(CNT/PAn)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进一步对该电极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得到的PAn膜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络结构,充放电测试研究表明,在电极基体上修饰CNT,不但可以增强PAn的导电性,同时可以使PAn的电容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将己基咔唑甲醛氧化制得己基咔唑甲酸,再将1.4124g己基咔唑甲酸与1.005g经活化的白炭黑(纳米SiO2)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等实验条件下制得复合材料,并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己基咔唑甲酸-白炭黑复合粉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石英砂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用途广泛。而石英砂中铁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本文综述了机械擦洗除铁、磁选除铁、超声波除铁、浮选除铁、酸浸除铁、微生物除铁等方法优缺点。渴望随着微电子、光电等行业的发展,高纯石英砂的优良性能是其他粉末无法替代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4.
我校分析化学基础课是面向非化学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是其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分析化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因此,我们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与国家产业升级大背景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初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工程背景强的师资队伍,需要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视程度。本研究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分析总结目前该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合理化建议,整合优化专业核心课程《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内容,完善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大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校地方应用性高水平大学的全面推进,对食品、动物科学、农学、生物等一些非化学类专业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自己在普通化学的教学经历及对其教学现状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分别从课程内容、不同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棉絮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采用掺杂铁离子的方式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热重曲线显示,掺杂Fe之后增加了产物中结合水的含量.由SEM可知,加入铁离子之后并没有改变二氧化锰的表面形貌,XRD与面扫结果表明铁离子以均一的方式掺杂到了二氧化锰中.循环伏安与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当掺杂量为2%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担载量为3 mg·cm-2的情况下,放电比容量高达347.0 F·g-1,循环1000圈后容量的保持率为81.4%.  相似文献   
8.
如何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是一长久的实践性课题,课题组在积极探索化学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互动效应过程中,构建了化学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五结合"的实践,不仅凸显了专业特色,凝练了专业方向,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促进了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9.
首先制备二茂铁甲酸,利用其甲酸配位以及纳米SiO2量子效应复合后进一步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结合制成复合薄膜材料(FcCOOH-SiO2-DMA),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对此复合薄膜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质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此复合薄膜材料在230~300nm的近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有望作为近紫外吸收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校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发展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结合化学类专业《普通化学》的课程特征与已取得的课程教学实践成果,通过智慧课堂等多维教学手段的运营,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梳理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构建全面而又丰富的课程思政体系,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