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5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医药卫生   662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龚普阳  郭瑜婕  李晓朋  王楠  顾健 《中草药》2020,51(7):1685-1693
目的探究金花清感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金花清感颗粒中11味药材所含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运用DAVID对相关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评价"药材-成分-靶点"网络中核心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的结合作用。结果金花清感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包含154个化合物和276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涉及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78个条目,主要涉及ATP结合、转录因子活化、细胞凋亡进程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127条信号通路,涉及TNF、PI3K/Akt及HIF-1等与肺损伤保护相关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金花清感颗粒中芒柄花黄素、豆甾醇、β-谷甾醇、脱水淫羊藿素等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金花清感颗粒可能通过多成分结合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作用于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靶点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从而防治COVID-19。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痹宁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KOA组、膝痹宁组造模。分别在膝痹宁灌胃治疗的第1、14、28、42、56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膝关节横径;第56天处死大鼠提取滑膜组织,解剖学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评估滑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B和PCR检测纤维化标记物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链(COL1α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膝痹宁用药14天,28天时,膝关节横径变化并不显著,但膝痹宁用药42天,56天时,膝关节横径则较KOA模型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6天后对大鼠进行膝关节解剖学观察,KOA大鼠滑膜组织较正常大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充血、欠规则;而上述表现在膝痹宁大鼠有所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膝痹宁用药大鼠滑膜组织胶原沉积较少;纤维化标记指标物TGF-β、COL1α1、TI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膝痹宁组均较KO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宁对能有效减轻KOA滑膜纤维化,以“温经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对组织纤维化具有良性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科1984~1986年采取鞘内大剂量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在门诊共治疗6例破伤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除1例2年前曾有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注射史外,其余5例均无破伤风抗毒素及类毒素注射史。按传染病学分型标准分型,轻型4例,中型2例。鞘内注射TAT前,先作TAT皮试,肌肉注射安定10毫克。采取常规腰穿方法,腰穿成功后,在注射TAT时,要注射与回抽交替进行,即脊髓按摩。TAT用量,成人30,000单位/次,儿童4,500单  相似文献   
6.
旋转复位法是根据冯天有所介绍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不同于传统的中医按摩疗法,又不是西医的整骨疗法;笔者参照冯该疗法,在近年来共收治37例病人,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一般资料男17例,女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的59岁。解放军、护士各1,学生、教师各2例,干部6例,工人25例。均属腰椎偏歪。第2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开颅组(25例)和微创组(25例)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残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残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多数情况下,微创术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8.
刮痧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10月至今,运用刮痧配合针灸治疗面瘫3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9例患者,其中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37例,来自本院病房2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两天,最长两个月。1.2治疗方法(1)刮痧:由阳白至太阳,四白至太阳,迎香至下关,承浆至地仓,各30至50次,地仓至颊车,50至70次,翳风由上而下30至50次;以上操作如次数未到而已经皮下瘀血即可停止,隔日一次。(2)针刺:选用0.3mm×20mm不锈钢针灸针,穴位常规消毒,面瘫初期(7~10天)只取患侧面部地仓、颊车,浅刺,不行针,…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详述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且针对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153个病灶和良性肿瘤13例16个病灶,共计127例169个病灶。B超引导监测,局麻配合全身镇痛处理,对于肿瘤病灶大于2.5cm者进行分层多点叠合毁损,大于5.0cm或多发的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实施成功率100%,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6.14%(7/114),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PRFA治疗肝脏良性肿瘤未遇并发症,病人均健在。11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14/114)、97.4%(111/114)、74.6%(85/114)、59.4%(41/69)和36.8%(7/19)。结论 PRFA微创、有效、简捷、实用、可重复、相对安全,在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价值,亦可作为肝脏良性肿瘤的一种选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