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生物科学   1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分离果蝇幼虫唾液腺需要解剖镜或带支架的放大镜,而且操作难度较大,所以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的实验在许多中学难以进行。作者经过摸索实践,找到了一个只需解剖针和吸水纸(可用草纸代替),凭肉眼即能有效分离幼虫唾液腺的简便方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融合表达及其产物的化学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寡核苷酸引导的定位突变,在人工全合成的第27位为Ile的牛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le27]bGRF(1-44)OH基因的5'端ATG后插入Trp密码子序列,并分别了构建了Pl promoter控制下、以β-半乳糖苷酶和protein A结合IgG domainB、C为载体蛋白的融合型基因表达质粒pBLE310和pBLPAE2D,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β-Gal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中文吖啶橙荧光标记技术,结合微循环观察用显微超高速摄录像装置,观察了内毒素对微血管内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毒素对大鼠的血压、微血管口径和微动脉血流速度影响不大,微静脉血流速度在滴注内毒素后45和60min下降了16.67%和17.95%(P<0.05);但内毒素能迅速改变微静脉内的白细胞流态,明显增加附壁滚动的白细胞数和粘附白细胞密度指数,经测量同一微静脉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流速,求得白细胞与微静脉内皮细胞之间的破裂力在5min和15min时下降了25.96%和42.88%(P<0.01),下降趋势持续整个实验过程;说明内毒素能明显地增加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由此提示,研究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力增强机制及寻找其抑制因素对改善微循环紊乱、抢救休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印度生物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老年肩痛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10名中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筛查、复查、确诊、随访等。并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15.274, P<0.001)、性别(x2=10.401, P=0.001)、病程(x2=16.410, P<0.001)和是否进行功能锻炼(x2=6.293, P=0.012)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年龄≥70岁(OR=1.292, 95%CI 0.953-1.750)、女性(OR=1.672, 95%CI 1.348-2.074)、病程>1个月(OR=1.470, 95%CI 1.021-2.116)和未进行功能锻炼(OR=1.844, 95%CI 1.175-2.894)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女性、病程>1个月和未进行功能锻炼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尽早快速甄别高风险患者,及早给予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血型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髓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50 %,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P<0.05)。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感染、褥疮、固定松动、股骨头坏死及严重疼痛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明显优于Gamma钉治疗,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面向实践的生态用地内涵、多维度分类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月朋  常青  郭旭东 《生态学报》2016,36(12):3655-3665
生态用地是保障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基础,是土地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内涵与分类界定是深化生态用地研究与实践的前提,也是该研究领域的难点。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挖掘生态用地的内涵与分类特征。基于此,重新阐释了生态用地的内涵,提出功能主导性、尺度依赖性、区域特殊性、等级性和可操作性等五大分类原则,构建了面向管理实践的多维度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即基础性生态用地、保全性生态用地、生产性生态用地和生活性生态用地4大类、10个一级类和15个二级类。同时在分类体系中明确了各生态用地地类的适用尺度与范围。多维度生态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制定生态用地管理政策,便于深入生态用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青  苏王新  王宏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1):3991-4002
作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景观生态学是风景园林师从经验规划/设计转向循证规划/设计的利器.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挖掘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优势与必要性;基于文献分析法,从规划设计研究主体、科学基础以及景观性能与人类福祉三方面总结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并提出面向规划设计实践需求的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优先议题,包括服务多学科与多部门的景观内涵与分类体系研究、面向管理决策的景观性能评估与参数量化研究、应对人居环境与规划设计不确定性的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研究,以及提升人类福祉的景观格局-过程-服务耦合研究.开展景观生态学与风景园林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有利于深化并推动景观生态学综合研究成果向应用实践的转化,对于构建风景园林领域实践性科学研究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