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2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作为舆论监督主体,频繁活跃在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对舆论监督主体行为、权利义务等提供专门保护的《新闻法》,使得新闻监督主体的行为性质介于“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这种行为不确定性,使得舆论监督行为与普通民众个人行为毫无区别,其结果:新闻记者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得不到落实,新闻侵权案件中,舆论监督者败诉容易胜诉难……,这种现实与现代社会新闻产业发展的态势,格格不入。言论自由:记者的尚方宝剑言论自由,是一个社…  相似文献   
2.
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据法为认定事实的基础法或根本法。自1999年始,在王利明教授、陈光中教授、江伟教授、张保生教授等一大批学人推动下,中国证据法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  相似文献   
3.
论自认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认效力分为自认的结果效力、自认的中间效力与自认的边际效力。自认结果效力,对当事人言,主要产生举证负担转移结果效力,即本由一方当事人承受的举证负担,因对方当事人自认而卸除,转由自认者承受的效力;对法院言,事实认定权受到限制,只能在自认事实范围内为事实认定。自认的中间效力,对当事人言,自认具有不可撤销性;对法院言,自认具有不可分性,此乃原则。例外对法院与当事人皆有自认的撤销与追复的准许与行使问题。撤销的追复,即对准自认,当事人可以在以后的诉讼中,可以提出证据以否认其效力。自认的边际效力,即不适用自认的情形,如在他案件中的自认、法院职权调查事项、人事诉讼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赏广告,我国古代就很发达,如缉拿朝庭要犯等。发展到今天,种类繁多,内容奇特。其法律性质,法无明定。1994年天津市受理首例悬赏广告纠纷案。和平区法院认为,广告人的广告行为,是其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应属无效。故驳回行为人李珉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5.
关联性是证据能力问题不是证据的性质问题;经验、逻辑方法,是证据的判断问题,不诉讼证明的基本方法问题;证据法价值基础,是防止错案、保障权利,而不是准确、公正、和谐、效率;证据学研究基点,是法律事实而不是所有的历史事实,法律事实,既可以是历史事实,也可以是未来事实(事件);证据法,应当是以诉讼标的事实等案件待证事实的证明为规范对象的诉讼证据法.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大量存在着诉的合并,且从理论上分为不同犯罪主体间的合并和同一犯罪主体间的合并。在司法判断中,应注意司法认知的运用;在判决书内容中,应注意演绎推理的前后一致性。针对司法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法律性质的不确定性,公安机关依据行政法规所做的责任认定书,在性质上为行政文书。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现场勘验,制作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以取代责任认定书,更不能将责任认定“解释”为犯罪构成要件。在此基础上,“法释[2000]33号”司法解释有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7.
陈界融 《证据科学》2009,17(2):141-144
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据法为认定事实的基础法或根本法。自1999年始,在王利明教授、陈光中教授、江伟教授、张保生教授等一大批学人推动下,中国证据法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证据法在中国正在成为显学”。张保生教授所描述的“四个标志”即是这一现象的概括和总结。中国证据立法,一方面将人类先进的、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证据立法例和证据文化尽纳其中。另一方面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兼具证据法理论支撑的惯行做法,提炼加工到证据法立法中。使我们制订出来的证据法,既有理论前瞻性,又有实践可操作性;既能适用于中国社会需要,又能为他国证据立法提供强大的法理支援。为此,证据法应当适时关注如下一些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陈界融判决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的最终表现。我国人民法院判决书之内容几十年皆为事实陈述、法律适用、判决结果三大块式。这与改革开放特别是民主法治建设之态势格格不入。不可否认,现代国人法制观及其意识已非前人可比,即由事实(个案...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大量存在着诉的合并,且从理论上分为不同犯罪主体间的合并和同一犯罪主体间的合并.在司法判断中,应注意司法认知的运用;在判决书内容中,应注意演绎推理的前后一致性.针对司法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法律性质的不确定性,公安机关依据行政法规所做的责任认定书,在性质上为行政文书.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现场勘验,制作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以取代责任认定书,更不能将责任认定"解释"为犯罪构成要件.在此基础上,"法释[2000]33号"司法解释有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动产物权交易"登记"应解释为民事登记(有别于行政登记).一方面,不动产物权交易合同以书面为之,登记应为不动产交易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登记为不动产物权交易设权生变的时间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