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磁力金属带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力金属带传动(MBDM)是基于摩擦传动理论和电磁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新型摩擦传动.研究了MBDM的功率损失及传动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MBDM通过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的耦合作用产生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功率大和效率高等特点.MBDM稳定运行时的传动效率可稳定在95%~98%,并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物料粉碎方式:高压水射流粉碎。从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粉碎机理、射流工艺参数、射流对物料的作用过程、射流打击力和颗粒的悬浮条件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图5、参4。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磁力金属带传动中传动比的影响因素,如有效牵引力、初张力、磁感应强度、中心距、小带轮直径及围包角等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传动比随这些影响因素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磁力金属带传动的传动比随磁感应强度、初张力及中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包角及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文中指出,由于磁力的作用,小带轮直径及其围包角均可相应减小,因此,其传动比较普通带传动可增加3~4倍。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计算公式,进一步讨论了余弦齿轮传动重合度随齿数、模数、分度圆压力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渐开线齿轮传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随齿数、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压力角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设计参数下,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明显大于渐开线齿轮传动.图5,参12.  相似文献   
5.
磁力金属带传动主要是靠电磁力的作用来增加摩擦力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是一种新型的摩擦传动 ,具有承载能力大、弹性滑动小、传动准确、效率高等特点 .对磁力金属带传动设计过程中几个常用的设计参数 ,如包角系数、传动比系数及弯曲系数等进行了分析 ,推导出了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 ,并确定了其取值范围 ,为磁力金属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4,参 7.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新型磁力金属带传动(MMBT)有效牵引力的力学模型,对有效牵引力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BT的有效牵引力是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有效牵引力的因素主要有磁感应强度,初张力及围包角等,由于电磁吸引力的作用,其传载能力可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Pro/E为工具,以齿轮温锻成形工艺为对象,建立了直齿锥齿轮温锻成形过程中的三维塑性有限元模型.在对温度场复杂边界条件做合理简化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单元类型,运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齿轮在温锻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得到了反映温度场变化的温度分布图.其结果对提高直齿锥齿轮的温锻成形精度和模具寿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6,参10.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根据柴油机工作原理,分析了柴油机配气机构运动规律,介绍了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的气门润滑装置可以在柴油机配气机构的气门与气门座、气门与气门导杆间引入润滑油对接触表面进行润滑,对于改善柴油机配气机构的摩擦磨损状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为提高喷嘴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而进行的渗硼热处理 ,从渗剂配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试验研究表明 ,渗硼后喷头内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渗剂配方为 :5 %B -Fe ,5 ?C ,80 %SiC ,1 0 %Na2 SiF6 渗硼效果最佳 ;时间、温度对渗硼有不同的影响 ,合理的渗硼工艺为 :95 0℃× 8h。图 4,表 2 ,参 3。  相似文献   
10.
从可靠性的角度,应用强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的干涉理论,对综放工作面移架—割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联结方程,得到了采支速度比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采支速度比随系统可靠度的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不同的范围,不同类型的工作面应按照不同的可靠度要求选取相应的数值.对于高产高效综放面,采支速度比应在1.30~1.50范围内选取;对超长综放面,采支速度比应在1.50~1.80范围内选取.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