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磷酸蔗糖固定后OCT包埋冰冻保存5年的组织中提取RNA。方法小鼠的脯、肝、肾等组织,经25%蔗糖磷酸缓冲液固定12~24h后,制备成OCT包埋块,在-20℃冰箱中保仔5年后,取出冰冻的OCT包埋组织进行RNA提取,用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及RTPCR等方法检测所提取的RNA。结果从经25%蔗糖磷酸缓冲液固定冰冻保存5年OCT包埋组织中能提取RNA,所提RNA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可用于进行TR-PCR,并能扩增出较长的片段。结论从25%蔗糖磷酸缓冲液固定OCT包埋的冰冻时间较长的组织标本中可提取组织RNA,并用于进行RT-PCR扩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特点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总结分析60例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患有高血压者为80%,高脂血症33%,糖尿病27%,心脏病25%。27%有TIA发作史。常见的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偏瘫(PMH)及其变异型(24例),腔隙状态(12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8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7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基底节的尾状核(40%),豆状核(33%),放射冠(15%),丘脑(13%),内囊(10%)。本组60例患者CT漏诊率为10%,其漏诊病例均被MRI证实为腔隙病灶。本病预后以PMH、SMS、单纯感觉性卒中(PSS)、丘脑内囊综合征较好,70%可以完全恢复,23%好转。而腔隙状态者则预后较差,60%无明显好转。结论:高血压为本病的直接原因;临床常见的类型已发生改变,腔隙状态与无症状腔隙性梗塞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MRI对LI的显示明显优于CT,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本病腔隙状态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l y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Kir)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在视网膜上目前比较确定了Kir2.1 Kir4.1 Kir7.1的存在与在亚细胞中分布,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内向整流性钾通道在视网膜上的表达与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液中林可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液中林可霉素,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阱质谱技术(HPLC/APCI/MS/MS)进行检测.该法在0.02~3.0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 3,检测限为5 ng/mL(S/N=3),定量检出限为20 ng/mL(S/N=10).各添加水平样品回收率均在95%以上,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5%,适于样本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用Cy2BuSnOC-C6H4-x,Cy2MeSnO2C-C6H4-x,CyBu2SnO2C-C6H4-x(X=H、p-CH3、pCH3O、p-NO2、p-F、p-Cl、p-I、p-OH、P-NH2、m-NO2、m-CH3O)3个系列共18种取代苯甲酸配位的有机锡络合物在13种有机溶剂(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乙醚、氯伤、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对二氧六环、乙腈)中的羰基伸缩振动波数(以下简写为vc=0)和氯仿在7种溶剂(硝基甲烷、乙腈、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环乙烷、对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中的vc-c1的溶剂效应,验证了先前提出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6.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经济发展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首先是技术革命,然后引发产业革命,最后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世界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转变;20世纪初电子管、晶体管的出现而引发了信息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经济时代。1953年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阐明催生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  相似文献   
7.
1996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化学家Robert Curl指出,“本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下世纪显然是生物学世纪”。生物学世纪有两层含义,即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生物工程产业也将成为支柱产业。 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从1665年虎克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的遗传学第一定律和1910年摩根创立基因学说,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生物学经历了近 个世纪的漫长旅程。二十世纪的后50年是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沃森和克里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森林生态效能与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祁连山森林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特点,利用成本法,市场价倒算法,影子价格法,收益损失法等,对祁连山国有森林生态效能与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能为91.6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能为79.61亿元,由于林木生长,每年新增直接经济效能1.56亿元,间接经济效能为10.71亿元。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快速分析鼠药氟乙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检测鼠药氟乙酸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电泳分离检测条件,以2.5 mmol/L Na2B4O7 0.5 mmol/L HAc 0.1 mmol/L CTAB (φ)=5%乙醇溶液体系为分离介质,在反向电泳分离电压-16 kV时,氟乙酸钠峰形良好.该法在5~250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 r 为0.998,检出限为3 μg/mL(S/N=3).不同添加浓度水平的谷粒样本,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5%,回收率均在95%以上,方法高效、快速、灵敏,适于法医和临床中毒急救中的鼠药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外源Lambda DNA导入去核的中华蟾蜍卵细胞中。DNA荧光染色显微观察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去核卵细胞中,外源Lambda DNA可诱发构建细胞核。注射后1h开始有核样结构形成,随后形成的重构核逐渐增多,3.5 h后基本恒定。重构核直径在8—23μm,具有类染色质、核膜孔、双层核膜等结构、核周隙较宽。本文结果证明,外源DNA能在去核卵细胞中诱导核重构的发生。本研究建立了去核卵细胞中核重构的实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