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适应用户对USB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在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中实现USB主机接口的方案,详细探讨了主机接口的软硬件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正在研制的汽车行车记录仪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2D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的硬件执行复杂度,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1D外插脉冲响应(PCA-EIR)滤波器设计技术,合成了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2D FIR(2DSVD-FIR)滤波器系统中的所有1D FIR子滤波器.在不影响2D FIR滤波器频率响应指标的前提下,如果1D EIR技术所合成的1D FIR子滤波器的硬件执行复杂度低于原型1D FIR子滤波器的硬件执行复杂度,则前者可替代后者;反之,原型1D FIR子滤波器保持不变.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2D FIR滤波器频率响应性能的前提下,与传统的2D SVD-FIR滤波器设计相比,采用1DPCA-EIR技术设计2D冲击响应矩阵SVD-FIR滤波器和2D频率响应矩阵SVD-FIR滤波器,可使其硬件执行分别减少8.85%和7.37%的乘法器,而加法器则分别减少13.15%和13.19%.由此可知,1D PCA-EIR技术可用于合成任意1D FIR滤波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智能小区无线抄表系统硬件及软件的研制,重点讨论了无线数据传输和有线数据远程传输问题。无线抄表系统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CS与K-SVD的欠定盲源分离稀疏分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盲源分离的准确率,提出了结合压缩感知(CS)与K均值奇异值分解(K-SVD)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进行盲源分离.首先,分析欠定盲源分离估计源信号与压缩感知问题的等价性,建立压缩感知框架;其次,在此框架下利用K-SVD方法训练稀疏字典;最后利用经典追踪算法计算得到稀疏分量,结合传统的两步法,进行盲源分离.大量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回声抵消是消除助听器回声啸叫的有效方法. 针对回声路径评估偏差大的问题,文中提出线性预测-并行梯度投影算法,通过对助听器输出信号进行线性预测来生成解相关FIR 滤波器,获得解相关信号. 系统利用解相关信号构建包含回声路径的凸优化方程,并设计并行梯度投影算法求解该方程,实现回声路径的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收敛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改进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传统基于倒谱的回声隐藏信息提取方法受噪声影响大、易受攻击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路径估计的语音隐藏信息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秘密信息将不同时延的回声嵌入待隐藏的分段语音中,然后采用次梯度投影算法评估隐写信息的回声路径,最后通过回声参数分析进行隐写信息提取.为了增强鲁棒性,基于自适应策略提高了次梯度投影算法的收敛速度.相比于经典倒谱提取算法以及2种回声估计算法(归一化最小二乘法(NLMS)和并行次梯度投影算法(PSP)),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语音隐藏数据提取算法显著提高了对滤波攻击、噪声攻击、采样攻击和压缩攻击的鲁棒性能.该算法对拉伸攻击的改善效果虽然不明显,但也好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7.
语音压缩感知及其重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语音信号在小波域的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双正交小波变换的方法,与一维小波变换方法相比稀疏度提高10%~25%.此外,提出基于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ASPM)进行压缩感知(CS)语音信号重构的方案.ASPM算法首先根据压缩感知重构模型建立包含稀疏重构信号并具有随机属性的凸集,然后运用次梯度投影的思想将该凸集的投影转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VC++实现PSTN网串口通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讨论了在单线程、多线程中实现自定义的串口通信类的编程方法,介绍了基于PSTN网实现对MODEM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与云模型理论的改进混合蛙跳算法(MD-CM-SFLA).该算法将青蛙个体等效成分子,仅考虑最差个体和全局最优个体之间的吸引力,采用一种新的分子间作用力来代替两体间经典的Lennard-Jones作用力,并利用Velocity-Verlet算法和正态云发生器代替混合蛙跳算法的更新策略,有效平衡了种群的多样性和搜索的高效性.然后,将MD-CM-SFLA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设计出一种MD-CM-SFLA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耳语音情感识别中.耳语音情感识别结果表明,MD-CM-SFLA神经网络相对于BP神经网络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其平均识别率较BP神经网络提高5.2%.由此表明,利用MD-CM-SFL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参数,可以实现BP神经网络的快速收敛,获得较好的学习能力,从而为耳语音情感识别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