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4-(喹啉8'-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测定了该配体和4-(吡啶-2'-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它们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与Cu(Ⅱ)-bi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还合成了4-(喹啉-8'-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M酮配体,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并比较了这类带有功能性侧基的二氧四胺大环新型配体在水溶液中与Cu(Ⅱ)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和相应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一种测量反应体系压力变化的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数据记录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可见光谱跟踪K2S2O8对[Cu(H_2dt)]及[Cu(H_2npdt)]的氧化过程,研究[CuⅢH_2L]+配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动力学,获得了拟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和表现活化能。配合物[Cu(H_2dt)]的氧化速度比带有取代基[Cu(H_2npdt)]的更快。  相似文献   
4.
利用简单反应首次合成功能取代的开链二氧四胺配体,此配体含有苯环取代羟甲基侧链,此反应原料易得、产率高.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在(25.0±0.1)℃,I= 0.1m ol·dm - 3 NaNO3 条件下,用pH法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与过渡金属离子铜(Ⅱ)在溶液中的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并从滴定数据讨论了物种的可能构型.  相似文献   
5.
刘育  厉斌  李自运  陈荣悌 《科学通报》1998,43(6):592-596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单-「6-(对甲苯硒基)-6脱氧」-环糊精,单-「6-(邻甲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单-「6-(间甲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与一系列脂肪醇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98.15K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的结果做了比较,从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和几何互补等方面讨论了修饰β-环糊精对脂肪醇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L-(+)-酒石酸为手性源,合成了一类新型手性锌(Ⅱ)卟啉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比旋光、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产物及其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类卟啉与三种咪唑类配体轴位反应热力学性质,发现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强烈地影响锌卟啉和配体的热力学性质,并用分子力学、半经验量化计算的方法对卟啉和配体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计算,得到和实验现象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滴定法在 (2 5 .0± 0 .1)℃、I =0 .1mol·dm-3  KNO3 条件下测定了钴 (Ⅱ )、锌 (Ⅱ )离子与 6 (2′ 羟基 3′ ,5′ 取代苄基 ) 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5 ,7 二酮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钴 (Ⅱ ) 5 取代邻菲罗啉与 6 (2′ 羟基 3′ ,5′ 取代苄基 ) 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5 ,7 二酮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 ,并探讨了二氧四胺大环配体与 5 取代邻菲罗啉的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此类配体含有两个独立的螯合基团,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在(25,0±0.1)℃,I=0.1mol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正电子素与在30%(v/v)乙醇—水及20%(v/v)二氧六环—水溶剂中的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间的络合形成。描述了应用BaF_2闪烁记数器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藉助于这个新型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测量了正电子素与溶液中的氨基乙酸衍生物的络合形成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其反应速度常数值依赖于苯环的共轭效应、取代苯基的诱导效应及溶剂的性质。在反应速度常数与N—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碱性离解常数的负对数值间存在着线性自由能关系。这表明,正电子素与分子的瞬态络合形成很象通常的化学反应,遵守经典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用荧光光谱滴定法在室温下 pH =7 2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定了一系列拥有芳香基团的化学修饰 β 环糊精与金刚烷醇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从几种结构因素 ,包括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生色团的尺寸以及链长等方面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对金刚烷醇的分子识别机理 .结果表明 :载有正电荷吡啶基的环糊精衍生物能够通过主体环糊精与客体金刚烷醇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来增强配位稳定常数 ,环糊精的微环境变化对于包结配位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