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进而导致肾脏、视网膜、血管及神经等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慢性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还与多种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如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的相对风险升高2倍以上,乳腺癌、大肠癌、膀胱癌升高1.2-1.5倍。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2者存在着复杂的联系。1流行病学研究乳腺癌为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在许多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中的排位仅次于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乳腺癌在欧洲和北美最为高发,其中最高为荷兰,其乳腺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高达91.60/10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黄色荧光蛋白Venus重组载体,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情况.方法 将Venus克隆至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的pCDH-CMV-MCS-EF1-Puro载体上,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48 h后收集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印证荧光蛋白Venus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比对正确,转染293T细胞后可见明亮荧光,弥漫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证明荧光蛋白Venus高量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Venus重组载体,荧光蛋白Venu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表达,此为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4.
张矫  崔文静  马祥敏  王雯雯  王欣 《山东医药》2013,(44):10-13,I0002
目的 构建Npu DnaE内含肽,探讨Npu DnaE内含肽是否在293T细胞中具备高效反式剪接活性.方法 制备融合基因Vn-NDn-myc和NDc-Vc,插入pCDH-CMV-MCS-EFl-Puro载体,构建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Venus是否形成.48 h后收集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印证.结果 构建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比对正确,转染293T后可见共转染细胞组出现明亮荧光,弥漫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证明高量目的蛋白Venus形成.结论 成功构建Npu DnaE内含肽,其能在293T细胞中发挥反式剪接的生物学功能,并具有高效的剪接效率及功能目的蛋白形成率.  相似文献   
5.
6.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全球内1/3的乳腺癌患者在65岁以上.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并发症较多,接受综合治疗较少.本文将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内乳区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pCR)的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0例伴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的原发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分为ipCR组和non-ipCR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ipCR的预测因素,χ 2检验、Fisher及Logistic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31例获得ipCR(44.3%)。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pCR、激素受体表达水平、HER2状态与ipCR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腋窝pCR、HER2状态是ipCR的独立预测因子。ipCR组平均DFS达96.0个月(95%CI: 49.5~84.7),明显优于non-ipCR组为67.1个月(95%CI: 81.7~110.3, P<0.05)。ipCR组复发转移风险较non-ipCR组降低87%(HR=0.13, 95%CI: 0.04~0.44, P<0.01)。ipCR、Ki67表达水平、乳房pC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是否获得ipCR与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ipCR可用于预测内乳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曲妥珠单抗(H)和帕妥珠单抗(P)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HP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并完成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ypT0/isypN0),次要研究终点为乳腺病理完全缓解(bpCR)(ypT0/is)和腋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NAC)治疗前后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2例实施NAC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紫杉醇NAC方案,分别于化疗前、患者完成4~6个疗程后采用DCE-MRI进行检测,根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并对比DCE-MRI检测参数.结果 有效患者共54例,无效患者28例.化疗结束后,有效组患者的首过强化率、首过强化速率、早期强化率、早期强化速率、最大强化率、最大强化速率、最大强化斜率、达峰时间、ADC值、Ktrans、Ve、肿瘤直径变化值均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C治疗前后采用DCE-MRI检查可以对乳腺癌患者疗效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含有两段不同靶特异干扰序列的双启动子shRNA载体,并比较其与单个靶特异干扰序列的shRNA载体的干扰效应。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H1启动子序列,构建含有U6和H1双启动子的shRNA载体,命名为PLKO.1-H1。设计2对针对EGFP基因不同位点的shRNA片段,同时设计2对无干扰作用的片段shS1和shS2作为对照。分别构建携带上述片段的慢病毒表达载体shEGFP1-H1-shS2、shS1-H1-shEGFP2及shEGFP1-H1-shEGFP2,同时以shS1-H1-shS2质粒作为对照。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感染Hela/EGFP细胞。比较各组之间细胞的荧光强度,并以Western blot检测EGF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含有双启动子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EGF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以shEGFP1-H1-shEGFP2重组质粒干扰效应最强。结论含有两段不同靶特异干扰序列的双启动子shRNA载体存在协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