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辅助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 98年英国早期乳腺癌协作组 (EBCTCG)的资料显示[1],乳腺癌术后用三苯氧胺作为辅助内分泌治疗 ,可使乳腺癌术后复发率相对减少 47% ,死亡率相对减少 2 6%。近年来 ,随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逐渐地被用于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指对非转移性乳腺癌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相似 ,能够使那些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乳腺癌达到原发病灶和区域…  相似文献   
2.
陈灿铭  沈镇宙 《循证医学》2007,7(3):132-134
新辅助化疗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已经获得一致公认.并且扩展应用到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以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临床研究已证实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nplete remission,pCR)的病人的生存率得到显著的改善。临床试验中还发现10%~35%的乳腺癌病人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新辅助化疗在未增加疗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可手术乳腺癌系统性辅助化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全世界范围内 ,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但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乳腺癌的死亡率却逐年稳定下降 ,尤其是 1 995年之后 ,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这主要归功于 2个方面 :一方面是乳腺钼靶摄片普查的广泛接受和开展 ,明显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另一方面则主要归功于乳腺癌系统性辅助治疗 ,包括辅助化疗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到目前为止 ,手术治疗仍然是非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从 2 0世纪 5 0年代Fisher等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开始 ,乳腺癌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6例以钼靶发现钙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研究对象,在局麻下进行钙化灶的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病理结果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病例接受手术活检。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结果:196例经Mammotome微创活检病理结果乳腺病或纤维腺瘤145例,导管内癌(DCIS)2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1例,浸润性癌9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8例,乳腺炎症1例,脂肪坏死1例,不能诊断1例。病理符合率浸润性癌为88.9%,DCIS伴早期浸润为62.5%,DCIS为80.0%,不典型增生为81.8%。结论: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乳腺钼靶钙化尤其是可疑恶性病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全乳切除后接受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比例正逐年增高。腹部游离皮瓣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51例患者(1例患者为双乳重建,手术计52例次)中,行游离的横行腹直肌(free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F-TRAM)手术1例次,保留肌肉的F-TRAM19例次,DIEP 32例次。结果:手术成功49例(96.1%)。受区血管的选择:胸廓内血管42例次(80.8%);胸外侧血管1例次(1.9%);肩胛下血管9例次(17.3%)。穿支平均数量为2.31支(1~4支),平均手术时间为8.1 h(4.6~12 h),平均住院时间为20 d(10~39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4~22 d)。在Ⅰ期重建的40例患者中(包括1例双侧Ⅰ期乳房重建),术后化疗有23例(57.5%),其手术距离首次化疗时间为15.6 d(7~33 d)。乳房重建术后乳头重建患者13例(25.5%)。随访1.2~38.5个月,中位随访7.5个月。全部皮瓣坏死2例(3.92%),皮瓣感染1例(1.96%),皮瓣下血肿1例(1.96%),部分脂肪坏死8例(15.69%),腹部并发症3例(5.88%)。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分。结论:游离腹壁乳房重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血供佳,皮瓣组织量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术后供区并发症较少,患者对重建形体的满意度较高。但该术式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先进的手术设备及护理团队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7.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0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3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全组乳腺癌分型为: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累计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2%(235/708)、23.6%(167/708)、21.3%(151/708)和21.9%(155/708).随访3~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2个月,100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预后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分子分型、术后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关;多因素分析示分子分型和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示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的预后好于其他三型.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脂肪坏死是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且仍存在许多争议。我们通过回顾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且有完整术后随访记录的乳腺肿瘤患者,以了解该重建术式后重建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并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79位患者的资料,包括住院记录、门诊随访记录、病理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评估重建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中,共有29例(36.25%)发生脂肪坏死,其中20例脂肪坏死硬结在随访中自行缓解或消退。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辅助化疗是术后发生脂肪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为5.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95%可信区间为1.902~15.766;P=0.009)。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增加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脂肪坏死的发生率。临床医师在选择乳房重建时机时,应重视辅助化疗对重建乳房的影响,在辅助化疗指征的把握、方案的拟定以及开始时间的选择上应更为慎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后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p53、Cathepsin-D、p27、cyclinD1、Bax、Ki67、TOPOII、GSTπ、MDR和Bcl-2等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或cathepsin-D或GSTπ阴性的病人化疗疗效要显著优于阳性的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GSTπ和p53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 GSTπ和p53可作为判定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两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