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青  杜稼苓  路选 《中国医刊》2023,(10):1111-1114
目的 探讨双平面乳房重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并进行即刻乳房重建(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IBR)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双平面乳房重建(以胸大肌-胸外侧融合筋膜系统覆盖假体)进行IBR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33侧乳房),采用部分背阔肌覆盖假体进行IB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33侧乳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二次手术和假体丢失情况,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假体体积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区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6.06%)、假体丢失率(9.09%)、局部复发率(10.00%)、远处转移率(6.67%)与对照组(分别为9.09%、6.06%、6.67%、3.33%)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患者满意度(9...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常见疾病之一,大量临床资料支持本病为良性病变,但也有一定的癌变率,有报道[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率6%~8%.治疗多采用乳腺病变导管或区段腺体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作者199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双环法乳房整形缩小术,治疗巨乳症伴不同程度乳房下垂患者32例,术后患者乳房外形良好,疤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感觉存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尝试了双平面假体置入的乳房再造方法,改善了胸大肌对乳房假体的挤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狭窄等疾病,愈来愈受到广大外科医生的关注,但是二者何者先做,意见不一。笔者对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2月24例采用LC和ERCP联合治疗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分组比较,现将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0~65岁,平均45岁。均采用LC和ERCP联合治疗,但两者使用的先后顺序不同。术前和术后均依据临床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术后即刻胸大肌包裹硅胶假体行乳房再造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2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胸大肌包裹硅胶假体的乳房再造,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13~58个月,出现假体渗漏1例,乳头感觉减退2例,包膜挛缩1例,骨转移1例,28例均存活。27例对术后乳房外形满意,满意率96.43%。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硅胶乳房假体再造,在保证肿瘤治疗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了患者对保持乳房外形美观的要求。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在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及死亡率等方面与单纯乳腺癌手术相比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漏的预防效果。方法乳腺癌患者75例,将75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照组40例,单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天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2、3天引流量分别为(129.82±11.46)ml、(89.94±9.73)ml和(30.82±10.56)ml,对照组分别为(179.47±24.23)ml、(130.82±10.56)m和(87.82±8.44)n1;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为(6.47±1.62)天,对照组为(9.41±1.91)天;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85%,对照组为17.5%,两组3种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胸大肌肌瓣转移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8年7月经保乳手术治疗的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改良根治术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保乳手术治疗没有增加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生存率与同期改良根治术相当,并且保持了患者良好的乳房外形。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胆管癌组织及胆汁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胆管癌组织和胆汁中的端粒酶活性,以研究与端粒酶与胆管癌的关系及对胆管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PCR—ELISA方法检测20例胆管癌的癌组织和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同时用相同的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胆管组织和胆汁中的端粒酶活性以作对照。结果:20例胆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为80%(16/20),胆汁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5%(15/20)。正常胆管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为0(0/20),胆汁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0(0/20)。结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可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