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部是滋养细胞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1],脑转移者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65.1%[2]。因此早期诊断滋养细胞肿瘤肺脑转移,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以往常以普通X线摄片明确肺部转移情况,但难以显示微小和隐蔽病灶,对临床造成错误导向。脑转移以往仅靠临床判断,发现较晚,延误治疗。我院收治滋养细胞肿瘤52例,常规做肺CT检查和肺X线摄片,以对照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O对肺CT阳性病人常规行脑CT检查,以了解CT对早期诊断肢转移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自1995年3月至互995年12月,本院经临床、B超、HCG测定、病理…  相似文献   
2.
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腹腔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并形成以横膈、肠系膜、肝周、腹膜为主的转移灶 ,其中 1只肺部有镜下转移灶。移植后肿瘤细胞在形态、生长、分泌 CA12 5功能方面均与原细胞株保持一致。结论 :建立的荷人 SKOV3卵巢癌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Langerhans cells (LCs) in the normal cervix (control, 19 cases), cervical carcinoma in situ( CIS, 19 cases) and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 (30 cases), interdigitatlng cells (IDCs) and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FDCs) in obturator lymph node draining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 wer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by ABC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using anti-S100 protein antibod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100 LCs in sltu, S100 IDCs and S100 FDCs In obturator lymph node showed dendritic features with a specific distribution. Number of LCs in situ in Invasive carcinom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CIS and control groups. There was no change in LCs number between grade Ⅱ and Ⅲ of squemous cell carcinoma. Number of IDC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stage Ⅱ than in stage Ⅰ . FDCs number In different Invasive depthes and clinical stages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rcino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crease of LCs hi situ and IDCs in regional lymph n  相似文献   
4.
人白细胞介素7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7(hIL-7)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人脾脏组织的总RNA中,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成熟hIL-7的cDNA,将其克隆于pMD18-T质粒中,并进行序列测定。再将hIL-7cDNA以正义及反义插入真核、原核双重表达载体pBK-CMV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最后将表达的lacz-hIL-7重组蛋白行SDS-PAGE电泳,并作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western blot鉴定。结果:hIL-7序列测定结果与预期一致。pBK-CMV-hIL-7(正义插入)的无隆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此蛋白为IL-7。结论:成功构建了hIL-7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IL-7的抗肿瘤作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激素替代治疗与卵巢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世纪前医学专家就发现女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可能对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影响。大约40年前应用雌、孕激素联合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因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骨、心血管、脑等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大为推广,甚至有人提出要终生替代。但随着一些副反应的出现,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又被重新反思,其中包括大量有关雌、孕激素联合替代治疗及单纯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与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6.
mRNA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ial display-PCR,DD-PCR)是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差异的有效方法,可以比较多种样本间不同表达的基因.因该方法简便、敏感、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已成为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的良好工具.综述DD-PCR技术在妇科肿瘤发生发展、耐药及转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局部晚期官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是指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高危宫颈癌,其广义的范围包括宫颈癌Ib2~Ⅳ。期,狭义则指局部肿瘤≥4cm的早期宫颈癌。放射治疗是其传统治疗方法,但5年生存率只有40%左右。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通过手术技巧、放射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来改变这种状况,但并未奏效,故人们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卵巢癌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 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DC,用反复冻融法从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提取的可溶性相关抗原负载DC。流式细胞学检测负载抗原后DC表面各种分化相关抗原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抗原负载DC激活的抗原特异性CTL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经卵巢癌抗原负载的DC不仅能更高地表达各种DC分化相关抗原CD1α(73.35%±2.94%vs34.1%±2.35%)、CD83(73.9%±8.46%vs54.68%±3.26%)、CD80(91.95%±2.48%vs52.53%±3.18%)、HLADR(70.05%±2.35%vs48.7%±2.07%)以及CD54(88.9%±5.52%vs71.45%±2.29%),同时具有更强的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P均<0.05)。此外,卵巢癌细胞SKOV3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对SKOV3的杀伤率为77.35%,显著高于未经抗原负载的DC(P=0.0001)。结论经卵巢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杀伤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基因转梁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II(MHC-II)的影响,方法:将IL-2基因质粒DNA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3AO),用逆转录PCR(RT-PCR)观察转梁后3AO细胞IL-2mRNA表达,细胞免疫化学SP法观察细胞增残和MHC-II表达,原位末端标志法观察凋亡,结果:显示3AO细胞转梁60h后可表达IL-2mRNA,增残细胞核抗原表达减弱,MHC-II抗原表达增强,未观察到凋亡改变.结论:IL-2基因导入3AO细胞可通过抑制瘤细胞增残,增加MHC-II抗原表达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头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大量乳头瘤病毒的发现、测序,以及历次种系分类的进行,使乳头瘤病毒的分类逐渐自然化、系统化,乳头瘤病毒的分型标准也从1978年的杂交分型标准更新成以核酸序列同源性为基础的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