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如其他谐振腔一样,波导频率会随温度和其他外部条件而变化.为了使得射频源和波导管的频率保持一致,采用了自动频率控制系统( AFC). AFC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鉴相系统,( 2)信号处理,( 3)调节系统.本文讨论了 AFC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三分贝环行电桥的鉴相特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比较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TOMO)与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指标。方法:选择蚌埠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观察 组给予 TOMO 处理,对照组给予 IMRT 处理。比较两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靶区、颈部转移 淋巴结、亚临床病灶及预防照射区 D95 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危及脑干、脊髓、视 交叉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用于临床,但观察组在放疗中 的剂量分布优势更明显,危及器官剂量更低,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探讨不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是否可行。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68例,根据CTV范围不同分成淋巴结累及野组(累及野组)和淋巴结扩大野组(扩大野组)。  结果  累及野组和扩大野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9%、41%和61%、39%(P=0.56),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48%和68%、49%(P=0.78)。累及野组和扩大野组总失败率分别为63%和66%(P=0.89),局部失败率为53%和59%,远处转移失败率分别为47%和44%,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1.8%和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扩大野组肺V10、V20、V30及肺平均受量等指标均大于累及野组,其中V10和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累及野组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方面和扩大野组相似,野内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累及野放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颈椎受侵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调强放疗(IMRT)和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颈椎受侵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53例,其中调强放疗24例,肿瘤靶区剂量72~74 Gy/33次。常规放疗29例,靶区剂量68~74 Gy /34~37次。全部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的同步化疗及放疗后4~6周期的辅助化疗。结果 调强组和常规组3年总生存率为87.7%和65.5%,5年总生存率为45.5%和9.1%(χ2=6.89,P<0.05);两组间的局部无进展3 年生存率分别为87.4%和69.9%,5年生存率为49.4%和9.4%(χ2=13.26,P<0.05)。但两组间的无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为94.4%和40.8%,5年生存率为 79.8%和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分期(χ2=8.53,P<0.05)和调强放疗(χ2=8.02,P<0.05)为患者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调强组放疗后口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Z=-2.67,P<0.05),两组患者急性口咽黏膜炎和骨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放疗相比,颈椎受侵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调强放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但未能降低远处转移率;同时,调强放疗可以降低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及优势。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20 例宫颈癌患者,均实施螺旋断层放疗(数据作为对照组),治疗 4 周后,调整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数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最大剂量 (D1、D2)、平均剂量(Dmean)、靶区均匀性指数(HI)高于对照组,靶区处方剂量覆盖(D95)、接近最小剂量(D98)、 适形度指数(CI)、治疗时间、治疗跳数低于对照组,膀胱 Dmean、45 Gy 辐射剂量体积百分比(V45)、40 Gy 辐射剂 量体积百分比(V40)、30 Gy 辐射剂量体积百分比(V30)和股骨头 V45、V40 高于对照组,股骨头 Dmean、V30 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螺旋断层放疗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且靶区 适形度、剂量均匀性更优,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所需治疗时间更短,治疗效率更优。在实际诊疗中,医师可根据患者具 体病情、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放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 西门子KD77型直线加速器是一款比较优秀的机型,因其性能稳定可靠,维修方便,国内早期购置较多。近年来,这种型号的二手机器在国内也大量安装,但由于机器的老化和安装问题,调制器常常出现故障。笔者在维修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收治的55例保乳治疗后行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50.9%)行调强放疗,27例(49.1%)行常规放疗,两组照射剂量均为全乳腺照射50Gy/25次,瘤床补量10Gy/5次,观察临床毒性反应、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调强放疗组中发生1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26例,2级2例,而常规放疗组中分别为19例、8例,调强放疗组较常规放疗组,降低了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7.1%VS29.6%,P〈0.05),两组均未发现3、4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及乳腺纤维化,两组3年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调强放疗组美容评分均在3分以上,优良率100%,常规放疗组中1例患者出现双侧乳腺对称性差,评分2分,其余26例评分在3分以上,两组患者随访至今未发现明显的放射性心脏、肺毒性。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降低了2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3年随访,肿瘤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常规放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毒副反应轻,美容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 31例食管癌患者应用3DCRT 1.8~2 Gy/f,总放射剂量55~65 Gy;同步行化疗,放疗开始第1天应用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行2周期辅助化疗,顺铂20 mg静脉滴注5天,替加氟1.0 g静脉滴注5天,28天为1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7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93.55%;进食梗阻缓解率为96.7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51%、4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66%、58%;均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3级占1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56%,≥ 3级占34%。结论: 3DCRT联合同步顺铂方案治疗食管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并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种辐射自显影胶片(GAFCH-ROMIC EBT胶片)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LC)校准的方案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及性能评估。分别使用KODAK X-OmatV胶片和GAFCHROMIC EBT胶片,调用ELEKTA电子直线加速器“MLC Leaf Bank”校准程序,拍片分析计算出MLC校准所需数据,比较两种胶片所得结果。两种胶片报告的叶片绝对位置信息相差约0.1cm,两者在射野宽度的报告上有近0.2cm的偏差。GAFCHROMIC EBT胶片剂量刻度方便准确,报告的叶片位置信息更接近实际位置。文中使用的基于GAFCHROMIC EBT胶片的测量设备测量MLC叶片位置的不确定度小于0.03cm,能满足校准后MLC叶片到位精度在&#177;1mm之内的要求,可用于多叶准直器的常规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