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宫颈肿瘤大小在Ⅰb ~Ⅱ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大小的临床意义。[方法]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的Ⅰb~Ⅱ期(FIGO分期)宫颈癌患者398例,将其中302例有完整资料的患者根据宫颈肿瘤的最大横径分为<4cm组和≥4cm两组,分析了两组患者的生理病理因素、失败模式及其预后,并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与<4cm组比较,≥4cm组中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高位淋巴结转移及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比例更高。宫颈大肿瘤组(≥4cm组)的单纯盆腔复发率(22.0%)高于<4cm组(7.6%)。宫颈大肿瘤组(≥4cm组)的5年生存率(59.29%)明显低于<4cm组(82.15%,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宫颈局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阴道残端,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P<0.05)。[结论]宫颈肿瘤≥4cm的患者更易发生深肌层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腺癌及鳞癌各39例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表达,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方法,对nm23-H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腺癌与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6%和39.2%。在腺癌病例中,Ⅰ期的阳性率为61.1%,高于Ⅱ期的28.6%,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复发组的阳性率为21.5%,低于无复发组的56.0%,差异有显著性;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28.6%,低于无转移组的52.0%,虽差异无显著意义,然而,淋巴结转移的14例患者中无1例nm23-H1呈强阳性表达,而淋巴结无转移组25例中有7例呈强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nm23-H1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82.4%),较阴性组(52.5%)为高,差异有显著性。nm23-H1表达与鳞癌的各临床病理学因素及预后未见明显关系。结论:nm23-H1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与鳞癌未显示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后用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卵巢上皮性癌88例分为两组:①联合化疗组:腹腔用药及静脉联合用药组,45例,Ⅰ/Ⅱ期21例(23.86%),Ⅲ/Ⅳ期24例(27.27%),在术中置入腹腔化疗管,术后每周1次腹腔化疗,用顺铂(DDP)与氟尿嘧啶(5-FU)为主加丝裂霉素C(MMC)或消瘤芥(AT-1258)的一种,共用3次。以后用静脉化疗,同静脉化疗组方案;②静脉化疗组(静脉用药组):43例,化疗方案为CAP,每3周一次,Ⅰ/Ⅱ期24例(27.27%),Ⅲ/Ⅳ期19例(21.59%)。结果: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患者在第3及6疗程结束后CA125下降程度Ⅰ/Ⅱ期与Ⅲ/Ⅳ期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第3疗程治疗后CA125>35u/ml的患者与CA125<35u/ml的患者3年生存率用Log 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Ⅰ/Ⅱ期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5.05±0.54)、(32.38±1.19)个月,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Ⅲ/Ⅳ期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1.33±1.41)、(28.26±1.88)个月。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Ⅰ/Ⅱ期3年生存率用Log Rank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156);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Ⅲ/Ⅳ期3年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08)。有腹水70例的患者中联合化疗组3年生存率与静脉化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用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治疗,可使血清CA125下降较明显,差异有显著性。3个疗程治疗后血清CA125<35u/ml与CA125>35u/ml的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虽然术后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相比较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平均生存期较长。有腹水的患者经腹腔联合化疗3年生存率与单纯的静脉化疗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故腹腔联合静脉化疗适用于有腹水及腹腔有转移灶的卵巢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外阴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广泛的外阴根治术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时还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手术普遍应用于不同期别及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的外阴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外阴癌手术对病人创伤较大,多数手术伤口不能Ⅰ期愈合,术后外阴严重变形,影响性生活及病人心理。老年患者也难以接受创伤性较大的手术,且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肿瘤累及尿道、肛门或直肠又难以作广泛切除,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影响疗效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外阴癌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放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化疗的合并应用,对外阴癌的处理也有很多改进。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卵巢癌的化放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洁  蔡树模  黄啸  李子庭  臧荣余 《肿瘤》2007,27(8):638-641,650
目的:分析化疗结合放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疗效。方法:30例复发性卵巢癌采用铂类或紫杉醇为主的二线化疗,并根据患者肿瘤复发部位或再次手术后腹盆腔内残留病灶选用盆腔或全腹放疗。结果:平均二线化疗7个(3—14)个疗程,20例患者二线化疗后获临床完全缓解。21例患者接受了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16例术后残留病灶≤1cm。二线化疗期间结合放疗,23例行盆腔放疗,平均总量42.2(30.0~45.12)Gy,7例行全腹分段超分割放疗,平均总量30.2(29.96~31.2)Gy,其中4例盆腔加量至45.1(44.98~45.12)Gy。平均随访41.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57.0个月,患者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3%、46.67%。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38.9个月,复发后3年生存率达56.3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二线化疗疗效(HR=0.26,P〈0.01)和停铂化疗间期(HR=-0.21,P〈0.01)影响复发患者的总生存期,二线化疗也是决定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HR=0.25,P〈0.01)。结论:二线化疗是决定复发性卵巢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在二线化疗的基础上配合盆腔或全腹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特别是在二线化疗达临床缓解后加用放疗可提高腹盆腔局部肿瘤控制率,延缓肿瘤的再复发。  相似文献   
7.
COMBINATIONTHERAPYOFDRUG-RESISTANTCHORIOCARCINOMA¥CaiShumo;FanJianxuan;LiZiting;ChenLipai蔡树模,范建玄,李子庭,陈历排(CancerHospital,Shang...  相似文献   
8.
EXPERIMENTALANDCLINICALSTUDYOFCONCOMITANTRADIATIONTHERAPYANDCHEMOTHERAPYFORCERVICALCARCINOMA¥WeiKe;魏克;CaiShumo;蔡树模;WangXiang-...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颈癌手术或放射治疗后阴道复发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7月 ̄1992年7月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93例手术或放疗后阴道复发的宫颈癌,采用以再放疗为主同时辅以化疗的治疗方法。[结果]2年、3年和5年生存率,手术后复发组分别为65.8%、56.9%和44.1%;放疗后复发组分别为50.0%、40.6%和30.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4cm和≥4cm的局部控制率手术后复发组分别为89.1%和76.0%(P>0.05);放疗后复发组为80.0%和25.0%(P<0.01)。再放疗的放射并发症:放疗后复发组放射性膀胱炎、直肠中、重度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1%、15.7%和14.9%,高于手术后复发组。放疗后近期与远期复发再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及5年生存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宫颈癌治疗后阴道复发的再放疗是有价值的。应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以尽量减轻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细胞增殖增和凋亡在宫颈癌放疗中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增殖和凋亡在放射治疗宫颈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放疗未控和根据临床病理因素与之配对的40例放疗治愈的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凋亡细胞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及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biontin-dUTPnickendl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