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目的:研究ArcCheck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在病人接受放射治疗之前,进行容积调强计划的验证,使其满足计划设计要求。保证患者实际照射中接受到准确的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方法:选择34例鼻咽癌病例用热塑型体部网罩固定,CT扫描定位,将计划CT传到Pinnacle计划系统(9.2版本)中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计划传输至MOSAIQ网络系统上。同时把治疗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中重新新型剂量计算。在验证之前,对Arccheck系统进行本底校准,矩阵校准,绝对剂量校准。分析方法采用的是Gamma方法在ArcCHECK自带软件中对治疗计划系统中计算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二者的差异,阈值标准选择3%,3mm,10%。采用微软Excel2003数据统计软件。结果:Gamma分析方法相对量通过率97.9%,绝对量通过率为95.9%;实测剂量分布图与理论计算剂量分布图在高低剂量点分布上重合很好;另外X方向和Y方向的平坦度,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很接近。结论:ArcCheck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剂量验证中是可行的。它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旋转调强剂量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作为调强放射治疗在技术实现上的一种延伸,改进了加速器的控制系统,以动态旋转的形式,同步连续地调节各种参数,例如治疗机架和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以及射线束的剂量率,以更多的自由度高效地实现了靶区的剂量适形度,保证周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1-2].显然,VMAT技术的出现对放疗过程中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工作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剂量学验证.传统的一些验证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需要更便捷、更实用、更可靠、更独立的剂量验证方法和设备来为其提供保证.因此,本研究将对一种三维的剂量学验证系统在VMAT计划验证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rcCHECK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验证中两种不同评价方法通过率比较。方法:选择94例宫颈癌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设计,然后将计划传输至MOSAIQ网络系统上。同时把治疗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中计算。对比模体计算的结果和ArcCHECK测量得到的剂量,采用DTA方法和Gamma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阈值选用3%,3mm,10%,使用Excel统计方法选用配对t检验。结果:Gamma方法相对量通过率97.67±2.94%,DTA方法相对量的通过率为95.86±3.31%,Gamma和DTA计划通过率有明显差异(t=1.99,P<0.001)。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治疗的宫颈癌验证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验证结果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方法的本质才能客观评价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5.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针对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及靶区定义的多个推荐报告,成为国际上肿瘤放疗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报告。这些年随着三维调强放射治疗的普及应用,ICRU于2010年专门出版了83号报告,以适应不断推广的三维调强放射治疗。我们根据ICRU83号报告的建议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靶区处方剂量进行分析,研究ICRU83号报告推荐剂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拟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订常规盆腔4野盒式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适形照射计划(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计划(IMRT组),比较两者靶区及危险器官受量.结果:IMRT计划PTV适形度优于常规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膀胱Ds0下降11%,直肠D50下降13%,小肠D50下降20%,脊髓D1cc受照剂量下降16%.结论:对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说,IMRT计划较常规盆腔4野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5野适形照射计划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四野箱式放疗(4F-CRT)、调强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存在高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50例,放疗前进行CT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分别进行4F、IMRT两套计划,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通过DVH图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对计划靶体积(PTV)及正常器官剂量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计划靶体积(PTV)调强的靶区覆盖要优于四野放疗(P<0.05),但两种治疗技术均可提供满意的剂量覆盖,在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调强均低于4F(P<0.05)。结论对于计划靶体积(PTV),两种计划均有较好的覆盖,而IMRT较4F可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更有利于直肠、乙状结肠、小肠及膀胱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关于调强放疗(IMRT&VMAT)计划验证γ通过率的参考范围,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期建立合理的可实现的γ通过率参考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医院行调强放疗的2487例患者的计划剂量验证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按照病种部位(因素A)、计划系统(因素B)和验证工具(因素C)对3%/3 mm、3%/2 mm和2%/2 mm评价标准下的γ通过率进行分类,并进行3×3×2析因分析,检验各因素对γ通过率的影响情况,同时参照AAPM TG-119报告提出的置信限(CL)的定义,探讨2%/2 mm、3%/2 mm和3%/3 mm评价标准对应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及验证工具下的调强放疗计划γ通过率的置信度区间。结果不同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均是γ通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病种部位与计划系统、病种部位与验证工具、计划系统与验证工具对γ通过率的影响均有交互作用(P<0.01)。对于头颈部、胸部和腹部肿瘤,在不考虑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5.7、9.4、16.2)、(5.1、9.6、19.3)、(5.5、9.9、20.4);对于Pinnacle、Oncentra和Monaco计划系统,在不考虑病种部位和验证工具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7.2、12.1、23.0)、(4.6、9.4、18.4)、(4.4、7.4、14.5);对于ArcCheck和MapCheck验证工具,在不考虑病种部位和计划系统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5.0、9.6、18.9)、(5.8、9.6、18.3)。结论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及验证工具对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γ通过率既是独立影响的主效应因素,又存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不同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的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γ通过率不同,CL值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试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以三维水箱为基准,比较分析COMPASS系统在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PDD)、输出因子(Output factor,OUF)、离轴曲线(Profile)和绝对剂量等方面的测量数据与三维水箱所测量数据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均匀模体和非均匀模体中验证7例患者的放疗计划,检测COMPASS系统软件的剂量计算精度和剂量重建精度;通过BallBearming模体测试COMPASS系统硬件对加速器等中心的影响。结果:COMPASS系统测量和重新计算的PDD、OUF、Profile与三维水箱测量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绝对剂量偏差均小于2.5%;COMPASS系统软件在均匀模体和非均匀模体中验证7例患者放疗计划的绝对剂量偏差均小于3%,γ通过率不低于93%,重建精度和剂量计算精度接近于计划系统(Teatmentplanning system,TPS);COMPASS系统的硬件不影响等中心的精度,在三个方向上的偏差都小于1mm。结论:COMPASS系统的独立计算功能和剂量重建功能具有类似TPS的精度,可以提供三维的剂量分布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并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EPID)、kV级平面摄像(kV planar)、kV级锥形束CT( CBCT)3种图像模式在影像引导放疗(IGRT)中摆位误差的精度.方法 通过在计划系统的模体CT图像上模拟25组摆位偏差,生成25组DRR参考图像和25组三维CT参考图像,分别与模体在原点位置获取的EPID,kV planar和CBCT 3种图像模式进行图像配准和摆位误差的测量,检测并比较3种图像模式在摆位误差测量中的精度.结果 共读取675组残留误差,3种图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残留误差的平均值在x、y、z方向上均<1 mm,CBCT的灰度值配准精度<0.1 mm,kV planar图像在手动配准时其测量摆位误差的精度好于EPID(<0.65 mm),在自动配准方法时与EPID具有同等的精度.结论 医院IGRT系统的3种图像模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CBCT为首选,结合图像质量、成像剂量和配准精度等因素,kV planar优于EP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