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耐药的发生及与移植类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HSCT的患者18例,采用FQ-PCR法监测HCMV-DNA水平。HCMV-DNA阳性患者给予GCV抢先治疗。结果:8例患者发生HCMV感染(44.4%),其中7例为不全相合无关供体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者。发生HCMV感染的8例患者中有7人出现GVHD,其中出现Ⅲ度及以上GVHD有5例(71.4%),均为UCBT者。GCV耐药2例,均为UCBT后。结论:UCBT患者HCMV感染及GCV耐药高,GVHD与HCM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确诊为GS的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GS,1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例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有患者采用手术、化疗或者伊马替尼治疗。1例失访;2例生存,其中1例使用含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方案的患者生存66个月;7例死亡,死亡患者的生存期为4~17个月。结论 GS临床罕见,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其准确诊断非常必要。GS临床预后差,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样化疗方案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高强度的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in multiple myeloma (MM) and clinical index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expression and implication of HIF-1α gene in MM. Methods RQ-PCR method was used to amplify HIF-1α mRNA of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isolated from 28 cases of MM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β-actin was used as internal standard. HIF-1α mRNA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SDS software and the ratios of HIF-1α/ β-actin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HIF-1α mRNA in MM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was 12.68 times as that in control group. HIF-1α mRN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β2-MG (r =0.575, P =0.000), ESR (r =0.522,P =0.000), LDH (r=0.286, P=0.044) and CRP (r =0.356, P =0.011).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IF-1α mRNA and Hb (r =-0.556, P =0.000).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mRNA was up-regulated and HIF-1α was related to a number of clinical indexes. HIF-1α may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gress of MM and hopeful to be a new molecular target in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4.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6 例AML,其中M1 2例,M2 6例,M4 1例,M5 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T)4例,给予包括阿柔比星和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的预激方案治疗。结果 有效率81.3 %。AML达完全缓解(CR)56.3 %,其中继发MDS和难治性的AML,CR 4例,PR3例。化疗的毒副反应轻、中度。结论 预激方案对AML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对老年性、难治性AML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香菇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科(241001)苏贵平患者女,49岁。1天前食香菇(人工培殖干香菇)后约4~5小时四肢皮肤出现广泛性出血点、紫癜,舌粘膜紫色血泡,伴全身不适于1996年3月29日入院。追问病史,患者近4年有2次食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anemia,AIHA)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DLBCL合并AIHA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治疗及转归。  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中位发病年龄60(49~73)岁。确诊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9.5(55~85)g/L,网织红细胞比例中位数6.65%(1.2%~14.7%),Coombs试验全部为阳性。6例患者中Ann Arbor分期:Ⅲ期4例,Ⅳ期2例;IPI评分3分4例,4分1例,5分1例。AIHA发生于DLBCL之前2例,AIHA与DLBCL同时发生2例,AIHA发生于淋巴瘤确诊之后2例。4例患者联合化疗及激素治疗,2例患者单用化疗;其中3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中位总生存期17个月。  结论  DLBCL合并AIHA临床少见,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疗效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主要取决于DLBCL的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7.
Evans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Evan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7例成人Evans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激素加或不加静脉丙种免疫球蛋白作为初始治疗,13例患者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4例对激素耐药,随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患者获得CR和PR。结论:Evans综合征病情反复,综合治疗可以提高Evans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 (MM )是中老年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是异常浆细胞克隆大量增殖并产生异常单克隆蛋白 (M蛋白 ) ,引起骨髓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异常。目前对MM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 ,但疗效不佳[1] ,主要原因是缺少理想的化疗方案。近来多主张应用大剂量马法兰 ,可提高疗效 ,但容易造成永久性造血干细胞损伤 ,副作用大 ,需有干细胞移植支持[2 ] 。VAD方案具有见效快 ,对造血干细胞抑制轻 ,时间短 ,无肾损害副作用 ,但地塞米松剂量大 ,口服后易诱发或加重感染、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mRNA表达和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了解HIF-1α基因在MM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28例检测MM患者和22例骨科外伤患者或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HIF-1α mRNA,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用SDS分析软件测定Ct值,用2-ΔΔCt表示目的基因的量。结果 HIF-1α mRNA在MM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为对照组的12.68倍,HIF-1α mRNA水平(以-△Ct表示)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r=0.575,P=0.000)、红细胞沉降率(r=0.522,P=0.000)、乳酸脱氢酶(r=0.286,P=0.044)、C反应蛋白(r=0.356,P=0.011)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呈负相关(r=-0.556,P=0.000)。结论 HIF-1α mRNA在MM组织中高表达,与临床多项指标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之一,有可能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总结我科3例PCNSL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疗效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为DLBCL。采用全身系统性化疗联合鞘内化疗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3例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PCNSL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鞘内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PCNS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提示此种方案可作为PCNSL有效治疗选择之一。其他一些新药及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