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来源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最早由Berge r等于1924年提出。O′connor等在1988年汇集世界文献报道还不足300例[1]。由 于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故易误诊。目前对该病尚无太多的治疗经验。本文作者收治1例, 在诊断和治疗上均出现一些波折,经综合治疗近期效果较好,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1周于1997年12月23日入院放疗。199 7年 12月16日患者因左颞部、左眼部疼痛,嗅觉丧失半个月,经CT证实颅内占位病变,在某医院 行 颅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溴沟内,直径约5 cm,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 。术后疼痛消失,溴觉未恢复,很快出现左鼻腔顶部异物感。入院时检查见左头顶部术痕, 愈合好。前鼻镜检查发现左鼻腔顶部有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卡瓦氏位拍 片报告额窦、筛窦无异常。左上颌窦炎症。没有行CT检查。患者不同意再次手术,故对原颅 内病灶区及左鼻腔顶部肿物区行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左鼻腔顶部异物感消失,肿 物消失。发现中鼻道后部有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停止放疗,休息1个月 于1998年4月10日行第二次手术,术中见:左 上颌窦充满水肿样灰白色肿物,内侧壁骨质破坏。中鼻道肿物向后延伸至后鼻孔,筛骨纸样 板大部分缺损达后组筛窦最后一个筛房,蝶骨内粘膜增厚,无肿物。左鼻腔顶筛板处有瘢痕 ,无肿物。行左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及肿物、筛窦切除,左鼻腔呈一空腔并与上颌窦 连 成一腔。病理报告同前。1998年5月28日因胸闷、气短、咳嗽10 d,音哑1 d来我科复查 ,患 者呈慢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鼻窦均无肿物复发。喉镜下见左声带麻痹,无肿 物。肺纵隔CT示纵隔、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见两处密度增浓影,分别为直径1.5 cm 和1.0 cm,其中一处见有空洞,边缘欠清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经五个周期化 疗,胸闷、气短、咳嗽、音哑症状均消失。对比胸片双侧肿大的肺门淋巴结消失,右上肺增 浓影基本消失,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2.
王铁君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672-167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为治疗组,单纯放疗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的原发病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骨髓反应、放射性肺炎。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肿瘤原发灶控制、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放疗反应的减少,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放疗疗效;在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保护骨髓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9例,放疗、化疗同期治疗21例,化疗采用CMV或FP方案。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参数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同期化疗、射野内食管长度、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食管的最大剂量点剂量。针对RTOG分级≥2级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分析上述指标。结果26例(43.3%)患者出现了≥2级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中2级18例(69.2%);3级7例(26.9%);4级1例(3.9%)。发现同期放疗、化疗和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中,同期放疗、化疗和整个食管的平均剂量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修补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3例病人的麻醉处理。①应降低或避免麻醉手术对心肺功能的不良影响,尤其应注意心肌氧供需的平衡和避免肺血管阻力的进一步增高;③手术修补缺损转流期间重点预防发生灌注肺;③手术麻醉过程中加强呼吸管理,特别强调适当过度通气和静态膨肺;④手术期间以及术后应酌情使用血管扩张药、激素和呼吸机支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阐明氯化甲基汞(MMC)致脑发育损伤与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MC致脑发育损伤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个MMC剂量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母鼠从妊娠前90 d 至仔鼠出生后30 d 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MMC (0.75,1.50和3.00 mg/kg ) 的普通饲料,取其生后(PND) 3 、7 、14 、21 和30 d 仔鼠海马组织提取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 法观察MMC 对发育大鼠海马PKC 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脑汞含量的增加,仔鼠实验组和对照组海马组织胞膜胞浆PKC的活性随仔鼠生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生后30 d达峰值。1.50 mg/kg 剂量组生后21和30 d仔鼠以及3.00 mg?kg-1剂量组仔鼠海马组织胞膜和胞浆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MMC可引起发育阶段大鼠海马组织胞浆及胞膜PKC活性升高。MMC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脑发育过程中PKC 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引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76例肺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发生放射性肺炎7例,发生率为9.2%(7/76)。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靶区剂量、照射面积为正比关系,二次放疗与化疗后再放疗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次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53基因在电离辐射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1299(p53-/-),H1299-P53,H1299-175H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H1299(P53-/-)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68.4%、50%。在H1299-P53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1.7倍、8.1倍。在H1299-175H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1.5倍、2倍。LC3蛋白表达在H1299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175H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在H1299-P53中,OGY表达最高,4 GY表达最低,8 GY表达低于假照组但比4 GY高。AKT表达在H1299细胞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1299-P53在4GY表达量升高而在8GY又降低但仍高于假照组,在H1299-175H细胞中AKT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DM2在H1299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P53细胞中呈现与AKT相同的变化趋势,在H1299-175H细胞中4GY时表达量最高8GY最低。Caspase-3在H1299细胞中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在H1299-P53细胞中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175H细胞中,0 GY表达最高,4 GY表达最低,8 GY低于假照组但高于4 GY组。结论 X射线促进P53(-/-)的H1299细胞时发生自噬,而促进H1299-P53及H1299-175H中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剂甘露聚糖肽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明确诊断的9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唇和口腔癌45例,口咽癌21例,涎腺肿瘤3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肿瘤手术后给予甘露聚糖肽治疗1个月,对照组在肿瘤术后未给予甘露聚糖肽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结果 甘露聚糖肽治疗后标记CD3、CD4、CD8及CD4/CD8抗原的淋巴细胞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这些免疫指标在治疗前后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可以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放化疗与手术是宫颈癌的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都会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增加了住院期间感染和出血风险,并延长疗程导致疗效降低。低血红蛋白造成的肿瘤细胞缺氧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疗效。如何解决放化疗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成为宫颈癌治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2011年以来,本科使用芪胶升白胶囊辅助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对63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中造血功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