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BMI的宫颈癌患者放疗时CTV至PTV外扩边界,为实现精准的个体化分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MRT宫颈癌患者40例,参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进行分组,BMI≤18.4 kg/m2为过轻组,18.5~23.9 kg/m2为正常组,24.0~27.9 kg/m2为过重组,≥28.0 kg/m2为肥胖组。在膀胱容积测量仪干预下分别采集9次治疗前的千伏级CBCT图像进行在线配准,并对配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MPTV=2.5Σ+0.7σ分析4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的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检验。结果 过轻组,正常组,过重组及肥胖组患者CTV至PTV的外扩边界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分别为6.87、6.06、8.49 mm,3.13、3.02、3.14 mm,4.70、4.86、5.31 mm及7.63、8.28、8.54 mm (P=0.038、0.048、0.004)。结论 过轻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摆位误差高于正常者和过重患者,故对于过轻患者和肥胖患者应适当增加CTV至PTV的外扩边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使用膀胱容积测量仪(BVI 9400)控制术前及术后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充盈度,比较靶区位移误差及其引起的照射剂量变化、膀胱充盈形态变化,研究膀胱充盈度的一致性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内放疗的45例宫颈癌患者,分成A、B、C组,每组15 例。A组为未手术患者,B组为根治术后患者(两组疗前均使用BVI 9400监测膀胱尿量),C组随机选取患者采取自主憋尿未监测治疗前膀胱尿量。3个组患者疗前均行KV-CBCT扫描进行在线配准分析,计算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靶区位移误差、处方剂量PTV覆盖体积百分比(V100)及百分比差值(ΔV100)。结果 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均位移误差A组分别为1.67、1.55、1.67 mm,B组分别为1.43、1.58、1.84 mm,C组分别为2.27、2.30、2.08 mm。V100、ΔV100 A组分别为96.96%、1.17%,B组分别为95.9%、1.29%,C组分别为94.02%、2.17%。结论 控制膀胱充盈度的一致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膀胱充盈程度不一致对误差产生的影响,保证了靶区位置的精度和靶区的照射剂量,对膀胱、小肠、直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宫颈癌患者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3.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延伸野放疗后其总生存率提高,远处转移率降低,但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近年的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以顺铂为主的同步放化疗提高了患者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如果延伸野放疗再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则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血液学毒副反应必然增加,减低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许多患者将不能按时完成治疗计划,影响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后80%会复发,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0个月。复发后的卵巢癌已不能治愈,只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铂类药物敏感首次复发的卵巢癌,设计三步化疗法,以期提高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铂类药物敏感首次复发卵巢癌,经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取得缓解者20例,患者均接受三步化疗法:① 紫杉醇+卡铂,每3周给药1次,共6个周期;② 奈达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每4周给药1次,共5个周期,紫杉醇+卡铂,每4~6周给药1次,共4个周期;③ 奈达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每8周给药1次,共5个周期。结果:20例患者4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5.0%(13/20),5年DFS为61.5%(8/13),4年、5年生存率均为100.0%(20/20,13/13)。结论:采用三步化疗法治疗铂类药物敏感复发卵巢癌,能提高疗效。三步化疗法疗效高,治疗费用较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引起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近50万新发病例,约有27万例患者死亡.由于发展中国家尚未普及宫颈癌的普查工作,临床就诊的宫颈癌患者大部分是局部晚期(指Ⅰb2~Ⅳa期)患者[1].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无论选择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较高、疗效较差,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妇科肿瘤医师不断摸索不同的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化疗(包括放疗前或术前新辅助化疗)就是其中之一.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生存的益处难以定论,为此,本文综述了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试验,以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为今后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靶区的勾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约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而全盆腔放疗一直都是根治性放疗或术后放疗的标准野,并且在一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延伸野照射。照射野通常包括原发肿瘤部位,盆腔淋巴引流区及腹膜后淋巴引流区,同时包括小肠、直肠、膀胱、肾等正常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