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研究证实COPD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为COPD和肺癌的共同危险因素,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表观遗传等在肺癌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具有肺癌化学预防作用,但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深入研究糖皮质激素参与调节肺癌发生的机制,可能有助于制定新的肺癌预防和治疗策略。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抗炎效应、调控遗传信息及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糖皮质激素参与调节肺癌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比较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liposomal paclitaxel plus cisplatin,LP)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GP)一线治疗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不良反应。方法:共随机入组55例患者(LP组和GP组分别为29例和26例),分别采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175 mg/m2)联合顺铂(75 mg/m2)和注射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联合顺铂(75 mg/m2)进行治疗,21 d为1个周期。结果:对于肺癌原发灶,LP和GP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7.9%和30.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1%和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区域转移的淋巴结,LP和GP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4.8%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LP组疾病控制率(93.1%)高于GP组(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LP和GP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和1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86.2%(25/29)和57.7%(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LP组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P组(P<0.05),而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等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LP方案可能更能使患者获益,不良反应更轻,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3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98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治疗前、治疗2 h、治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2 h后,观察组患者pH、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乳酸水平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pH、PaO2/FiO2、PaO2、乳酸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 d临床缓解率无显著差异(χ2=1.042,P=0.307),治疗后5 d、7 d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胀气、口咽溃疡、口腔真菌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性脑病发生率(3.03% vs. 10.0%,P=0.006)及气管插管率(7.57% vs. 11.11%,P=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创通气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 结论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