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手术(IBR)手术中乳头乳晕复合体(NAC)安全性保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NSM联合IBR的47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乳头后方组织术后石蜡病检结果进行病例分组即NAC(+)组与NAC(-)组。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对独立预测指标赋值,计算不同分值的NAC阳性率,建立相应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474例病例中,NAC阳性率为13.71%(65/47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乳头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肿瘤至乳头距离(TND)、临床淋巴结状态、MG-乳头后方钙化、恶性特征钙化灶、合并原位癌成分、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分子分型与NAC肿瘤阳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乳头血性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TND、临床淋巴结状态、脉管癌栓是NAC肿瘤阳性独立预测指标。建立NAC预测指数(Predictive Index of NAC,PI-NAC)预测模型提示,0~1分为NAC肿瘤累及低风险,2~4分为中风险,5分及以上为高风险。该模型内部验证ROC曲线AUC值0.85(95%CI 0.80-0.89),具有较好预测效能。结论 乳头血性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TND、临床淋巴结状态、脉管癌栓是NAC受累的重要独立指标。预测模型有助于术前更好地评估NSM的肿瘤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小干扰RNA靶向抑制埃兹蛋白对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膜与细胞骨架连接的埃兹蛋白(Ezrin)对肠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肠癌细胞系(Lovo,SW 480)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方法下调Ezrin的表达,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iRNA对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及下调作用随干扰时间的变化。根据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选取Ezrin蛋白表达最低的时间点检测干扰后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运用CCK-8法检测2株细胞干扰前后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Ezrin siRNA对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的下调作用。下调Ezrin蛋白后,2株肠癌细胞S期细胞比例略有下降,G1期细胞比例略有上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株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下降,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干扰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在肠癌生长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抑制肠癌发生发展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杨银龙  翟羽  邵志敏 《肿瘤》2008,28(3):207-210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BRMS1)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BRMS1真核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in2000转染肺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MDA-MB-231-HM,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设计3对针对BRMS1的特异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干扰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观察干扰后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稳定转染BRMS1的MDA-MB-231-HM细胞穿过膜的数量减少51.9%。筛选出1对有效siRNA能明显下调BRMS1,用此siRNA干扰MDA-MB-231细胞后,其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增加17.9%。结论:BRMS1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运动,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人乳腺癌细胞运动而抑制肿瘤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人BRMS1干扰质粒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针对人BRMS1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并检测其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BRMS1的特异性si RNA前体寡核苷酸,依次通过退火,连接,构建含前体si RNA的重组质粒pcDNA6.2-GW/EmGFP-BRMS1-si-RNA。经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其与pDsRed2-N1-BRMS1质粒(包含BRMS1红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载体)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细胞中红色荧光蛋白的强度,检测干扰效果。结果:确定了两对针对人BRMS1的si RNA片段。经测序鉴定,两种含前体si RNA的质粒均构建成功。共转染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两种si R-NA均能明显降低细胞中BRMS1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si RNA1及si RNA2分别使BRMS1表达下降67.33%和76.6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BRMS1基因的si RNA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BRMS1功能与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XCR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CXCR4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1%(40/7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2/14)(P〈0.01)。CXCR4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分期(P=0.041)、淋巴结转移(P=0.018)显著相关。CXCR4阴性表达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优于阳性表达者(P=0.008)。[结论]CXCR4蛋白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肿瘤转移有其选择性和特异性,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易向某些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如淋巴结、肺、肝、骨等转移,但人们对其机制知之甚少。近年来,发现不少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的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CCL19/21-CCR7生物学轴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是指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而不影响原发肿瘤生长的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在2000年新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现已发现它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转移。本文就BRMS1的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与多种肿瘤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体系表达并纯化YdiU蛋白,筛选蛋白质晶体,为其结构和酶活测定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预测为基础,使用PCR方法从沙门菌基因组中调取ydiU基因,构建ydiU-pGl01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蛋白表达。并使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和阴离子交换柱对YdiU蛋白进行纯化。纯化后YdiU蛋白利用16种晶体筛选试剂盒在悬滴条件下进行晶体培养。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ydiU-pGl01。IPTG诱导后,YdiU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中大量表达,并多以可溶形式存在。经镍离子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法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溶液,浓度为3.6 mg/ml,相对分子质量约51×10^3。纯化的YdiU蛋白在0.5 mol/L Potassium thiocyanate条件下长出蛋白晶体。结论采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可表达可溶性YdiU蛋白,YdiU蛋白在阴离子交换柱上表现为峰型对称的单峰,纯度较高,可用于蛋白质晶体的筛选,为进一步解析YdiU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CCL19/21-CCR7生物学轴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有其选择性和特异性,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易向某些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如淋巴结、肺、肝、骨等转移,但人们对其机制知之甚少。近年来,发现不少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的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CCL19/21-CCR7生物学轴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