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母胎界面Caspase-3、laminin B和PAI-1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实验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测定Caspase-3、laminin B和PAI-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A)。结果:①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中Caspase-3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laminin B和PAI-1蛋白灰度值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可使母胎界面中的Caspase-3、laminin B和PAI-1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且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卵巢癌耐药与非耐药细胞系,紫杉醇体外化疗后部分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系A2780与紫杉醇耐药细胞系A2780/TS部分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耐紫杉醇细胞株A2780/TS经紫杉醇处理后,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敏感细胞株A2780(P〈0.05);A2780/TS的耐药指数(RI)约为3.650;G1、G2、S期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P〉0.05);在检测的耐药相关基因中,A2780/TS中较其非耐药细胞中表达下降的有多药耐药蛋白(MDR-1)基因、P53,表达升高的有细胞色素P450181(CYP1B1)、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无明显改变的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基因。结论在紫杉醇耐药及敏感细胞中,已知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很大,说明紫杉醇耐药机制是多因素、多通路相互复杂作用的过程,仍需要我们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验证,才能最终转化为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有针对性的逆转耐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TGF-β1和PAI-1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实验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而正常妊娠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测定TGF-β1和PAI-1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2)实验组蜕膜细胞中TGF-β1和PAI-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信号途径可使母胎界面中的TGF-β1和PAI-1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来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且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用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进行体外化疗后,观察CYP1B1表达的变化,以期探讨CYP1B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以不同浓度PTX(分别为30、15、7.5、3.75、1.88、0.94、0.47 μg/mi)处理H0-8910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TX对HO-8910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同时设只加培养液的对照组.以5 μg/ml PTX分别处理HO-8910细胞24 h、48 h、72 h和50#g/ml PTX处理细胞24 h后,用RT-PCR技术检测存活的卵巢癌细胞中CYP1B1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YP1B1蛋白表达.结果:PTX能抑制HO-8910细胞生长,7种不同浓度的PTX作用72 h后,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9.10%、76.82%、67.39%、57.27%、46.21%、37.02%、17.56%,随着药物浓度的下降,其抑制率明显降低,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TX处理后存活的HO-8910细胞中CYP1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高于对照组;5 μg/ml PTX处理HO-8910细胞48 h、72 h和50 μg/ml的PTX处理24 h组,CYP1B1蛋白的表达量高于5 μg/ml PTX处理24 h组(P<0.05).结论:CYP1B1在卵巢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CYP1B1基因在卵巢癌细胞系H0-8910体外PTX化疗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TGF-β1、MMP-9、TIMP-3和PAI-1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实验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而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测定胎盘蜕膜组织中TGF-β1、MMP-9、TIMP-3和PAI-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D)。结果:(1)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x~2=7.441.P<0.05)(2)实验组母胎界面中TGF-β1和PAI-1的灰度值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胎界面中MMP-9的灰度值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胎界面中TIMP-3的灰度值与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可使TGF-∞1、MMP-9、TIMP-3和PAI-1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来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且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断协同刺激分子CD86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母胎界面Caspase-3和Laminin B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第4.5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克隆抗体,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而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于妊娠第13.5天计算胚胎吸收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和Laminin B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441,P<0.05);实验组中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Laminin B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阻断协同刺激分子CD86可使母胎界面中的Caspase-3和Laminin B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来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并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至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7.
阻断协同刺激分子对MMP-9/TIMP-3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母胎界面MMP-9和TIMP-3的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于妊娠d 4.5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抗,对照组注射大鼠同型IgG2b,而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于妊娠d 13.5计算胚胎吸收率,并用免疫组化测定MMP- 9和TIMP-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的胚胎吸收率和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无差异;TIMP-3的表达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阻断CD86协同刺激分子能够通过某些机制诱导自然流产鼠MMP-9/TIMP-3的比值降低并且降低自然流产模型的胚胎吸收率,使模型组的胚胎吸收率恢复至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8.
CYP1B1基因L432V多态性与散发子宫内膜癌风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YP1B1基因L432V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对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80例正常女性的CYP1B1 L432V多态位点进行检测,确定出多态性的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C/C、杂合型C/G、突变型G/G;免疫组化S-P法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是否受CYP1B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结果CYP1B1基因L432V多态性C/C、C/G、G/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子宫内膜患者组分别为47.2%、36.1%和16.7%,对照组分别为68.8%、23.8%和7.5%;子宫内膜癌患者组C、G等位基因频率为65.3%,34.7%,对照组为80.6%,19.4%。CYP1B1 L432V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C/G与C/C比较,G/G与C/C比较OR值分别为2.214(95%CI 1.067-4.593)倍和3.235(95%CI 1.111-9.425)倍;子宫内膜癌ERα表达检测发现,突变基因型G/G、C/G基因型者ERα阳性表达率高于C/C野生基因型(P〈0.05)。结论CYP1B1 L432V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的分布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有一定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且与ER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SE)与人类自然流产的关系以及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妊娠者和早期自然流产者流产绒毛组织中HP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反转录PCR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妊娠组的HPSE mRNA阳性表达比例(12/15)高于自然流产组(9/20),(χ2=4.375,P=0.036);Western Blot正常妊娠组的HPSE蛋白的阳性表达比例(11/15)高于自然流产组(7/20),(χ2=5.042,P=0.025)。结论:HPSE参与正常妊娠过程,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HPSE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aqman探针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结合测定孕妇血浆中甲基化maspin(M-maspin)基因和非甲基化maspin(U-maspin)基因的可行性,并分析微量U-maspi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早、中、晚期妊娠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健康未妊娠女性30例为对照,提取其血浆游离DNA。通过含目的基因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应用甲基化荧光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浆标本亚硫酸氢盐修饰后M-maspin基因和U-maspin基因的含量,分别代表母源性游离DNA和胎源性游离DNA水平。结果:除3例早期妊娠孕妇外,其余孕妇血浆中均检出了U-maspin基因,平均浓度在早期妊娠组为57拷贝/ml,中期妊娠组为121拷贝/ml,晚期妊娠组为561拷贝/ml;占母源性M-maspin基因的比例分别为1.88%、3.21%、9.58%。结论:母血中U-maspin基因具有游离胎儿DNA的动力学特点,可能成为一种通用胎儿标记物,应用甲基化荧光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浆中微量U-maspin基因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