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管型临床上较少见,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右上后牙不适伴根尖窦道2周就诊.患者2年前有上后牙龋坏曾行充填治疗.2周前右上后牙出现伸长和根尖窦道,影响活动义齿就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与记忆力下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
脑萎缩及脑灌注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同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记忆减退专病门诊主诉记忆力
下降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影像学信息,进行认知评估、CSVD总负荷评分、全脑及各脑叶脑萎缩评分,
计算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SVD总负荷评分与认知功能、脑萎
缩及CBF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200例,平均年龄69.16±9.44岁,男性99例(49.5%)。CSVD总负荷与MoCA评分呈负相
关(r =-0.202,P =0.004);与全脑(r =-0.234,P =0.001)、额叶(r =-0.252,P <0.001)、顶叶(r =-
0.253,P <0.001)、枕叶(r =-0.224,P =0.001)CBF呈负相关;CSVD负荷与全脑(r =0.313,P <0.001)、
额叶(r =0.393,P<0.001)及顶叶(r =0.237,P =0.001)的脑萎缩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CSVD总负荷越高,认知功能越差、脑灌注越低、脑萎缩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剥脱性点阵激光Lux1 540 nm治疗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Fitzpatrik皮肤分型以及瘢痕性状,选择不同的能量和脉宽治疗浅表性瘢痕32例,术后6个月浅表性瘢痕表观和术前数码照相对照评定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32例中有效25例(78.12%),无效7例(21.88%);随着治疗次数增多,疗效逐渐提高.术后短暂的红斑在治疗后4~24 h消失;一过性色素沉着3例(9.38%),3~6个月消退.结论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Lux1 540 nm对浅表性瘢痕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1979年1月至1992年5月,我院共收治无锁上及远处转移的颈胸交界处食管癌136例。单放组72例;手术64例,术后上残侵润癌10例,手术死亡3例。余61例中,34例单纯手术,27例行术后放疗。结果:术放组各年生存率均较单放组明显提高,较单手术组3、5年生存率也有明显提高。局部未控复发率和颈锁上淋转率,术放组较单放组和单手组也有较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分析资料完整、无表浅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首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 34 83例 ,均随访 1 0年以上。病人采用60 Co常规外照射 ,剂量均在 5 0Gy以上。若将食管病变部位及病变长度相结合 ,再进行分析对比 ,其结果是食管胸下段癌的生存率与其它各段之间无明显差别。过去认为食管下段癌预后差 ,其原因可能是在分析部位时未将病变长度结合在一起。食管胸下段癌单纯放疗的预后并不是最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照射剂量与肺癌瘤体的缩小、消失、复发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并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剂量,可使疗效提高,生存期延长。其次,分析了肺癌的CT临床分期,发现约7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巳发生了纵隔淋巴转移,4000cGy的照射剂量不足以控制肿大的淋巴结,须将纵隔剂量提高到5000cGy以上。 目前常规采用的前后野对穿照射技术存在如下不足:1.纵隔剂量低;2.脊髓受量偏高;3.剂量分布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适形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3D-CRT组65例,照射剂量60~70 Gy,每次2 Gy,每周5次,中位剂量66 Gy;LCAF组55例,前程为传统常规分割放疗,照射剂量30 Gy,后程改为加速起分割放疗,每次1.5 Gy,每天2次,照射剂量30~39 Gy,总剂量60~69 Gy,中位剂量63 Gy.结果3D-CRT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1%和79.0%,较LCAF组的81.9%和62.9%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4.4%和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LCAF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3%和27.3%(P=0.036).结论 食管癌3D-CRT的局控率、近期生存率稍优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并且其不良反应较LCAF组轻.  相似文献   
8.
81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研究并未使食管癌放疗后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多维持在15%~30%[1],局部未控和复发为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多篇文献报道[2-4] ,认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与传统常规放疗相比确实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生存率,但多数报道3D-CRT剂量常为非常规分割且以后半程采用适形放疗者居多.因此,笔者回顾性总结81例食管癌3D-CRT常规分割放疗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培他滨代谢物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方法:取氟尿嘧啶血浆溶液,加入溴尿嘧啶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进样分析;手术切除的胃癌及其周边组织用空白血浆匀浆,匀浆液处理方法同上。流动相为乙腈-水(1∶9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氟尿嘧啶与内标溴尿嘧啶保留时间分别为3.20min和7.50min。氟尿嘧啶的标准曲线范围0.02~1.0μg.mL-(1r=0.999 6),方法的重现性、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卡培他滨代谢物氟尿嘧啶在胃癌中心组织的浓度(1.095μg.g-1)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0.047μg.g-1)。结论:本方法适合测定氟尿嘧啶的组织浓度,可用于卡培他滨人体代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靶控输注下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C18柱;流动相:乙腈∶水=65∶35,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丙泊酚在0.0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低、中、高浓度(0.5、2.0、5.0μg/ml)丙泊酚的回收率分别为(103.0±2.5)%、(98.0±1.4)%和(102.5±3.1)%(n=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可用于测定靶控输注下血浆中的丙泊酚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