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1例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8)联合吉西他滨(675 mg/m2,d1、d8)/洛铂(30 mg/m2,d2)方案二线化疗,21天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采用RECIST标准10版评价疗效,NCI-CTC标准3.0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化疗,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6例;有效率(RR)为9.1%,疾病控制率(DCR)为45.5%。随访6~23个月, 3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1年生存率为83.3%。主要不良反应为限制性骨髓抑制,化疗期间患者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仅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1例。结论 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骨肉瘤肺转移,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中心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治疗现状,探讨影响手术方案选择、肿瘤复发以及肢体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个骨肿瘤治疗中心2000年3月至2012年5月病理学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222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0例,女102例;年龄(35.5±12.3)岁。肿瘤行囊内刮除术、切刮除术或边缘切除术。分析流行病学、形态学、影像学因素和临床特征,探索术后肿瘤复发、手术方式、术后肢体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行囊内刮除128例(57.6%),切刮除术13例(5.8%),边缘切除术79例(35.5%)。15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1.6%。 术后23例复发,复发率14.5%(23/159),术后至复发的时间(23.9±22.3)个月。囊内刮除术后复发率为19.0%,切刮除术为0,边缘切除术为8.9%,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唯一因素。复发肿瘤的手术方式与首诊原发肿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患者更倾向于边缘切除。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Enneking骨肿瘤分期以及有无软组织肿块可明显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囊内刮除术后患者的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明显优于边缘切除,Enneking分期、有无软组织肿块、首诊原复发亦可明显影响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结论 手术切除方式是同时影响术后复发与肢体功能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背景:化疗是骨肉瘤及尤因肉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化疗疗效已进入平台期,选择低毒高效的化疗药物及方案是关键。目的:观察含洛铂(LB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骨肉瘤及尤因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22例,其中骨肉瘤13例,尤因肉瘤9例;男17例,女5例,年龄9~23岁,平均18.3岁;Enneking分期:ⅡA期3例,ⅡB期19例。给予LBP-多柔比星(AMD)方案交替异环磷酰胺(IFO)方案(LBP 30mg/m2,AMD 60mg/m2;IFO12g/m2;全身静脉给药)的新辅助化疗,后行保肢手术治疗。采用RECIST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2例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8例,疾病稳定(SD)3例,总有效率(RR)为86.4%。随访3~14个月,平均9.2个月,1例脊柱骨肉瘤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主要不良反应为限制性骨髓抑制,化疗间歇期患者恢复快,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骨肉瘤及尤因肉瘤接受含LB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洛铂(LBP)联合阿霉素(ADM)、异环磷酰胺(IFO)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骨肉瘤的最大耐受量(MTD),并观察其毒副反应。方法 LBP设定3个剂量水平,分别为45mg/m2、50mg/m2、55mg/m2,ADM和IFO剂量固定(ADM 60mg/m2、IFO 12g/m2),观察到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即终止试验,或至55mg/m2未出现DLT,试验亦终止。结果 共有6例患者完成了爬坡试验,当试验进行到第1个剂量组时,出现2例DLT,试验终止。从而确定联合化疗方案的MTD为LBP 45mg/m2、ADM 60mg/m2和IFO 12g/m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66.6%(4/6),3级发生率为33.3%(2/6);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3.3%(5/6),未发生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3.3%(5/6),4级发生率为33.3%(2/6)。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LBP联合ADM、IFO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骨肉瘤的MTD为LBP 45mg/m2、ADM 60mg/m2和IFO12g/m2,毒副反应可耐受,建议以此为依据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骨肉瘤体细胞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及驱动基因在该病诊断、分型、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分析中的意义。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多发骨肉瘤患者2例,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每例患者的正常组织及所有骨肉瘤病灶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基因序列发生的变异及类型。重点观察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NV)及CNV,对比分析每例患者多发病灶之间基因变异的异同,提取各病灶间共有的变异基因。分析分子靶向药物敏感基因在不同病灶之间的异同。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同一例患者所测序组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完全一致,在基因层面证实了所分析的每组标本均来自同一个体;且2例患者两处肿瘤组织的SNV重叠部分较多(分别为64%和54%),其中1例患者的SNV识别到PIK3及HNRNPA2B1两个驱动基因变异。2例患者TP53等抑癌基因所处片段均识别到CNV,初步判断2例患者均为胫骨近端病灶单中心起源的转移性多发骨肉瘤。总体上,2例患者多发病灶组织间的大片段CNV具有相同的变异趋势,但变异幅度不同。对患者各肿瘤病灶间分子靶向药物敏感基因CNV分析显示,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拷贝数变异是多发骨肉瘤基因异常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带血管腓骨复合自体灭活瘤骨用于四肢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节段性缺损重建临床结果。方法 2013~2018年间对8例(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4例)长骨恶性骨肿瘤进行保肢手术,术时患者平均年龄(14±3.6)(10~21)岁。对肿瘤切除后肢体的节段性骨缺损用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自体灭活瘤骨进行重建。通过骨扫描评估移植腓骨的成活情况,通过X线片评估骨结合部的愈合情况。对患者随访进行肿瘤学和影像学结果的评估。国际保肢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93评分标准用于保肢后功能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2 (15~51)个月。4例采用游离腓骨瓣与自体灭活瘤骨复合,4例胫骨缺损采用同侧带蒂腓骨瓣局部转移与自体灭活瘤骨复合。肿瘤切除后平均骨缺损长度为(16.25±4.1) cm,移植腓骨平均长度为(18.8±3.8) cm。骨扫描结果证实所有移植腓骨均成活,自体灭活瘤骨和宿主骨之间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股骨:(7.6±0.4)个月,胫骨:(8.4±1.5)个月。最终随访时的MSTS平均得分为95.5%。无感染和骨不连病例。4年以上随访患者肿瘤学结果:6例CDF (confinuous disease free),2例DOD (died of disease)。结论带血管的自体腓骨复合自体灭活瘤骨可用于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重建,带血管腓骨促进了自体灭活瘤骨与宿主骨之间的愈合,是复合生物重建获得良好功能结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