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羟基脲(HU)联合替莫唑胺(TMZ)加放疗(RT)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放化疗(CRT)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U251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HU、TMZ及不同条件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评估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源细胞存活分数。结果 HU浓度≤50μmol/L时不会显著影响U251细胞增殖(P>0.05);低剂量HU联合CRT组较CRT组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侵袭(P<0.01)、迁移(12h时 P<0.001,24h时 P<0.01)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50μmol/L HU联合RT后可增加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S及 G2期显著延长(均 P<0.05);凋亡蛋白Caspase-3及Bax表达水平上升,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下降(均 P<0.001)。结论 HU联合CRT较单纯CRT进一步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及增加放射敏感性,且出现S期及 G2期阻滞,从而增加了U251细胞的CRT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存在中危因素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后生存情况、失败模式、急性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存在中危因素的患者211例,单纯放疗(RT)组91例,同步放化疗(CCRT)组120例。卡方检验对比两组患者3、5年的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失败模式及急性不良反应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OS及PFS的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211例患者3、5年的OS率分别为95.0%、93.8%,PFS率分别为86.8%、83.2%。CCRT组和RT组患者的OS率分别为93.9%、96.5%(3年)、91.8%、96.5%(5年)(χ2=1.763,P=0.184),PFS率分别为84.4%、89.9%(3年)、79.3%、88.3%(5年)(χ2=2.619,P=0.106),两组均无差异。两组患者总复发率为15.64%,两组患者复发率、局部和远处失败模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623,P=0.105;χ2=6.745,P=0.080),主要失败模式为局部区域复发及肺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可能是OS的影响因素(χ2=3.849,P=0.05),侵犯深度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4.095,P=0.043)。CCRT组急性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显著高于RT组(χ2=56.425、27.833,P值均<0.001)。结论 早期宫颈癌术后存在中危因素的患者辅助放疗疗效好,主要失败模式为局部区域复发及肺转移。病理类型可能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侵犯深度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增加了急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但可耐受。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疗效无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甲基化状态与宫颈鳞癌患者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宫颈鳞癌患者均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根据疗效结果将CR定为放化疗敏感组, PR+SD+PD为放化疗抗拒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ERCC1甲基化概率为6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甲基化是影响宫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因素(P=0.022);ERCC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P=0.030),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差异均相近(P=0.729、0.707、0.340、0.747、0.073、1.000)。结论 ERCC1基因启动区甲基化状态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影响宫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可能参与了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已建立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联合双肺V20及双肺Dmean预测肺癌放疗≥3级放射性肺炎模型,对另外一批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选择参与建立模型的166例肺癌患者作为内部验证集,选择2016-2018年间在我院接受调强放疗的85例肺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比较2个验证集患者≥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对NLR、V20、Dmean行Logistic多因素预测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联合应用NLR、V20和Dmean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区分度;利用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价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患者≥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3.8%和22.9%。多因素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内部验证集中NLR、V20、Dmean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06、0.005);外部验证集中仅V2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模型预测放射性肺炎区分度和校准度在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均相近(P>0.05)。内部验证集NLR、V20、Dmean及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611、0.646、0.682和0.775,外部验证集相应值分别为0.544、0.702、0.658和0.754。内部验证集校准度P=2.797、0.834。外部验证集的P=2.452、0.653。结论 联合应用NLR、V20和Dmean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肺癌放疗患者≥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且在外部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早期(Ⅰ B~Ⅱ A期)宫颈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调强放疗(IMRT)后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292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和/或中危因素且行盆腹腔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盆腔淋巴结阴性组239例、淋巴结阳性组53例,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4 cm、深间质侵犯、危险因素个数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χ2=7.11、9.05、90.08,P<0.05);盆腔淋巴结阴性及阳性患者放疗后3、5年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年无疾病生存(DFS)两组分别为87.6%、84.5%;72.5%、69.3%(χ2=8.59,P=0.003)。在失败模式上,淋巴结阳性组以远处转移为主,淋巴结阴性组以局部复发为主(χ2=9.40,P<0.05)。对53例淋巴结阳性患者放疗后影响DFS的单因素分析,深间质侵犯明显影响患者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病变>4 cm、残端阳性和深间质侵犯显著影响DFS (χ2=4.37、4.69、4.39,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术后病变大小、侵犯深度、危险因素个数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盆腔淋巴结阳性患者放疗后DFS显著低于淋巴结阴性患者,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主要复发模式为远处转移,深间质侵犯是早期宫颈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放疗后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与胸部CT相比,超声胃镜可以更准确的确定食管癌病灶的上、下界,对超声胃镜确定的上、下界用钛夹标记有助于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比较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在确定食管癌放疗GTV长度中的作用,为合理确定食管癌放疗GTV提供依据。采用成组t检验差异。方法 选择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明确、拟行放疗的胸段食管癌初治患者30例进入研究。每例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置入后CT模拟定位。比较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法确定食管癌放疗GTV的长度。结果 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分别为(6.1±1.4)、(6.8±1.9)、(6.3±1.9) cm。与胸部CT确定的GTV长度相比,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与之相仿(P=0.11)。食管钡餐造影确定食管癌GTV长度小于胸部CT确定的GTV长度(P=0.03)。全组患者中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的GTV长度大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的比例为22.2%;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GTV长度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相同的比例为11.1%;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GTV的长度小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的比例为66.7%。结论 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较食管钡餐造影和胸部CT均有一定差异,可成为确定食管癌放疗GTV长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分析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 884例经病理确诊、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分期明确的乳腺癌患者共1 816例,且其中T1期乳腺癌70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明确的乳腺癌共695例,将其中220例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转移组,475例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统计2008—2017年期间T1期乳腺癌发生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7年10年间T分期明确的1 816例乳腺癌中T1期为707例,占比38.9%(707/1 816),T1期乳腺癌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200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