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死亡率,寻求一种更快捷、更特异的诊断CM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从7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采集了135份外周血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MVgB DNA,阳性标本做酶切分型,部分行序列测定。结果CMVgB DNA检测中有42例患者(53.9%)的66份标本(48.9%)阳性;对其中阳性患者的45份标本进行了酶切分型,结果 CMV gB1型21例(46.7%),CMV gB2型14例(31.1%),CMV gB3型7例(15.6%),CMV gB4型3例(6.7%)。先后有2种型别的CMV感染者有3例(3.8%)。经分析,CMV gB阳性和CMV gB阴性患者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和32.4%(P<0.01);CMV gB1、gB2、gB3以及gB4型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50.0%、42.9%和0。结论 Nested-PCR方法可快捷特异地检测CMV感染。CMVgB1、2型中,重度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发生率较高。CMV gB基因分型检测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且对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分别筛选Burkitt’s淋巴瘤(BL)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材料和方法1 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芯片所包括的基因来源主要有:①Alizadeh等[1 ] 从1785 6条基因中筛选出的与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分型密切相关的基因4 3条;②近年文献报道的和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或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分化凋亡诱导、信号转导等有关的基因5 6条;③部分基因库所登录的功能未确定、我们正在研究的淋巴瘤/肿瘤相关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数字表随机分为联合组24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24例,接受单纯VA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抑制性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6周期后,联合组患者的免疫抑制性指标(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转化生长因子-p、白介素-6、干扰素-γ与白介素-10的比值),临床疗效指标(瘤细胞百分比、G2-微球蛋白、24小时尿液轻链、血清尿素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79.2%(19/24),其中CR4例(占16.7%),nCR6例(占25.0%),PR9例(占37.5%),SD3例(占12.5%),PD2倒(占8.3%)。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55.0%(11/20),其中CR1例(占5.0%),nCR3例(占15.0%),PR7例(占35.O%),SD5例(占25.0%),PD4例(占2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但其完全缓解率低,毒副反应大。目前,以树突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为基础的过继免疫已成为MM治疗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尝试将负载自体抗原(Ag)的DC联合CIK治疗复发难治性MM,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多与湿邪有关,直接影响部队官兵的正常机动训练与军事作业能力.笔者就西南地区高湿环境中湿邪引发的腹泻进行理论探讨和辨证论治,为保证军队官兵的健康、增强部队战斗力提供医疗保障. 1 腹泻的现代医学认识 健康人解便1~2次/d,粪便量约200 g.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且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常伴有排便急迫、肛周不适、大便失禁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高湿与蛋白尿关系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我国西南地区年平均湿度可达70%左右,驻守的广大官兵长期在高湿环境进行军事训练及作业,易受到高湿环境影响,蛋白尿的发病率较高,且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官兵的身体健康,也给部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一旦发作,严重影响官兵的参训及作战能力。西南战区常年高湿,致使眩晕病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导致非战斗性减员。笔者就高湿环境下湿邪引发眩晕的病因及中医药辨证施治等进行简单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高湿环境与高寒、高热环境一样,可对人体造成损伤,是导致或诱使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针对高湿环境下湿邪致病特点以及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HIV-1Tat对有丝分裂着丝点关联驱动蛋白MCAK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表达Tat的人横纹肌肉瘤细胞(TE671)模型及原核表达纯化的Tat蛋白,通过Northern印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验证HIV-1 Tat对MCAK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PCR扩增MCAK基因各启动区片段,与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连接,并转染到TE671细胞,通过荧光素活性分析法检测DNA片段启动活性,确定MCAK基因的活性启动区域。进一步通过HIV-1Tat与MCAK启动区作用,分析Tat对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Northern印迹和蛋白印迹结果证实Tat蛋白对MCAK转录、翻译水平的表达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荧光报告质粒检测系统分析表明MCAK的核心启动区存在于-399~+1bp区域,且其启动子活性在Tat存在的情况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HIV-1 Tat能作用于MCAK基因启动区-399~+1bp区域,导致MCAK启动子活性降低,从而抑制MCAK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