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及联合靶向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55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行疗效观察及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55例中45例(81.8%)死亡,中位总生存期为14.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1年生存率为66%.在客观缓解率方面,奥沙利铂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2%)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伊立替康+BEV组ORR(37.5%)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控制率方面,伊立替康+BEV组治疗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100%)较伊立替康组DCR(84.6%)高,但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K-ras突变型患者使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更有利于客观缓解率的提高;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于K-ras突变型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显示出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2014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既往用紫杉类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无效或进展后使用二线化疗方案(吉西他滨或者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顺铂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等.结果 5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吉西他滨组和氟尿嘧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9.4%和19.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1%和53.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3.0 (2.39 ~ 3.69)个月和4.4(2.69 ~ 6.0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0(4.87 ~ 7.21)个月和7.6(3.88 ~ 11.9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易耐受,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 对于一线化疗无效或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二线使用吉西他滨或者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顺铂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夏学明  毛志远  苏丹  白莉 《肿瘤》2014,(11):1035-103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72例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接受FOLFOX方案(28例)、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17例)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27例)的一线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FOLFOX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5.0%,中位PFS为8.0个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64.7%,DCR为94.1%,中位PFS为10.0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59.3%,DCR为92.6%,中位PFS为9.2个月。FOLFOX组ORR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00 5;χ2=12.014,P=0.000 5)。3组DCR和中位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ORR和DCR,延长PFS;并且,这2种方案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小,耐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46例K-ras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ras野生型23例、K-ras突变型23例;回顾性分析了BEV联合FOLFIRI(20例)或FOLFOX(26例)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总ORR为39.1%,总DCR为91.3%,总中位PFS为7.5个月。以化疗方案分组,其中FOLFIRI+BEV组ORR为30.0%,DCR为95.0%,中位PFS为8.1个月;FOLFOX+BEV组ORR为46.2%,DCR为88.5%,中位PFS为6.5个月。以K-ras基因状态分组,K-ras突变组ORR为30.4%,DCR为91.3%,中位PFS为6.2个月;K-ras野生组ORR为47.8%,DCR为91.3%,中位PFS为9.9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K-ras突变组在近期、远期疗效低于K-ras野生组,但在两组中均可见应用BEV能获益,同时再次证实K-ras基因突变是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不是BEV应用的禁忌症;在化疗方案方面,BEV联合FOLFIRI或FOLFOX标准双周方案可提高化疗的ORR及DCR,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夏学明 《人民军医》2012,(5):398-398
随着老干部"两高期"的到来,干休所老干部的院前急救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引入新的应急模式,有效提高老干部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是干休所卫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就军队干休所院前急救与地方"120"有效对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5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0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0%和21%。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白蛋白(P=0.002)、术中出血量(P=0.039)、手术方式(P=0.006)、分化程度(P=0.001)、是否侵及门静脉(P=0.014)、手术切缘有无癌细胞(P=0.020)对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P=0.022)、肿瘤分化程度(P=0.020)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肿瘤低分化、门静脉浸润、根治性切除(R0)、手术切缘癌细胞阳性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