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Ⅰ-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疗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内乳淋巴结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6 8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内乳淋巴结未放疗组比较,术后内乳淋巴结放疗组在5年生存率(OR=1.08,95%CI:0.93-1.27)、10年生存率(OR=0.86,95%CI:0.55-1.35)和10年无瘤生存率(OR=1.20,95%CI:0.99-1.45)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内乳淋巴结行放射治疗没有提高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 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查阅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共14个研究,4 643例患者。其中,术后放疗组2 080例,术后未放疗组2 563例。与术后未放疗组相比,术后放疗组可以提高总生存率(OR 1.89,95% CI 1.55~2.31, P<0.05)及无病生存率(OR 2.16,95% CI 1.80~2.60,P<0.05), 且降低了局部区域复发率(OR 0.22,95% CI 0.16~0.30, P<0.05)及远处转移率(OR 0.57,95% CI 0.35~0.94,P<0.05)。以年龄及肿瘤的大小进行亚组分析,<40岁和≥40岁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15,95%CI 0.05~0.48;OR 0.33,95%CI 0.13~0.80,P<0.05),术后放疗对T1及T2患者均有益(OR 0.48,95%CI 0.24~0.96;OR 0.53,95%CI 0.32~0.89,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放疗可以提高总的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并且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对干细胞迁徙路径的标记及在靶病灶的作用研究已成为重点。采用创新性、突破性的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了解干细胞在机体内的迁徙途径,监测和追踪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效果,对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乳淋巴结属于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临床上对内乳淋巴结是否行放疗还有很大争议.目前认为,对于早期患者,内乳淋巴结照射的疗效并不明确.而对腋窝淋巴结阳性、内侧象限或中央区病变患者,术后对内乳淋巴结进行放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金黄散与硫酸镁比较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数据库,查找应用金黄散与硫酸镁比较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硫酸镁相比,应用金黄散外敷治疗可以提高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的总有效率[OR=9.87,95%CI(5.40,18.04),P0.000 01]和愈显率[OR=5.47,95%CI(3.88,7.71),P0.000 01]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应用金黄散外敷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增加愈显率。总体而言,金黄散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治愈率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