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bcAMP(dbutyryl cyclicAMP)诱导的EoL-1(eosinophilic leukemia cell line)分化和凋亡与bcl-2家族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印记和流式细胞仪调查bcl-2家族蛋白在dbcAMP刺激的EoL-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EoL-1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表达高水平的bcl-2、bcl-xL和中等水平的bax,但未表达bcl-xs.dbcAMP诱导了EoL-1细胞下调表达bcl-2和bax及上调表达bcl-xs.结论:dbcAMP诱导EoL-1分化和凋亡与bcl-2的降低以及bcl-xs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TY720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FTY720作用人乳腺癌细胞29 h,观察细胞形态,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FTY720作用人乳腺癌细胞48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结果镜下可见FTY720作用组细胞生长不良;MTT法检测到该细胞的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FTY720浓度为6 400 ng/ml时,体外培养MCF-7细胞抑制率为62.0%,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FTY720可将该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分析显示,实验组细胞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FTY720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激活细胞凋亡基因Bax、抑制原癌基因Bcl-2表达。  相似文献   
3.
FTY720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TY720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将其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TY720,继续培养48小时,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瑞士-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FTY720对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当FTY720浓度为6 400 ng/ml时,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62.0%(P〈0.05),而且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FTY720可将MCF-7细胞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发生凋亡,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在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FTY720,能明显抑制该细胞的增殖,调节该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组织工程肌腱,为体外研究中检测胶原纤维的形态结构提供可行的方法手段。方法:培养大鼠肌腱细胞,构建无支架的组织工程肌腱,并检测其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细胞生存良好,细胞外基质分泌丰富。具有波浪形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直径大小相对均一,但小于正常肌腱纤维直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不含支架材料,结构与损伤肌腱类似,可以检测多种生物学指标,适于肌腱损伤修复的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结合能力,Westernblot杂交检测成熟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pcDNA-AetRIP3与CAGA-1ux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分析信号传导作用。结果:克隆的ActRIP3基因全长1197bp,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EIA分析显示ActRIP3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这种作用与ActRIP3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关。Westernblot杂交显示天然ActRIP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000,在多种组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海马及下丘脑为主。通过表达ActRIP3可促进激活索诱导的特异性基因转录活性。结论:ActRIP3属于ActRIP家族新成员,具有特异结合ActRⅡA的能力,并具有促进激活素信号传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GM-CSF)是一种能促进骨髓粒系、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分化和成熟,并增强其成熟细胞功能的多效应细胞因子.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细胞因子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对GM-CSF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也日趋成熟,临床应用则非常广泛.本文将就HuGM-CSF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串联重复序列多肽(简称黏蛋白1多肽,MUC1多肽)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MUC1多肽与多种肿瘤细胞Jurkat、Raji、U937、MCF7、SMMC7721及活化的T细胞、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同培养,观察MUC1多肽对上述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BABL/c小鼠Jurkat细胞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应用MUC1多肽进行治疗;采用GST免疫沉降实验鉴定与MUC1多肽结合的肿瘤细胞表面蛋白。结果:MUC1多肽对Jurkat、Raji、U937、MCF7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活化的T细胞和小鼠RAW264.7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MUC1多肽对BABL/c小鼠皮下Jurkat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GST免疫沉降实验显示,Jurkat 和MCF7细胞裂解上清中与MUC1多肽结合的蛋白可与两种抗MUC1串联重复序列抗体(GP1.4和HMPV)及抗胞内段抗体(Ab5)发生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大约115 000,提示可能是MUC1新的同种型,命名为small MUC1(sMUC1)。结论:MUC1多肽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small MUC1蛋白的相互作用向细胞传导生长抑制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 A)及其结合蛋白follistatin(FS)在小鼠胰腺损伤过程中的表达,为胰腺损伤后组织修复与重建奠定基础。方法:雄性ICR小鼠21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实验组(n=15)。应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制备小鼠胰岛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ct A和 FS蛋白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ct A和FS mRNA相对转录水平。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ct A主要分布在正常小鼠胰岛细胞,腺泡细胞也有表达;FS仅表达在小鼠胰岛细胞,在腺泡细胞不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Act A和FS mRNA均在正常小鼠胰腺组织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Act mRNA表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进行性减少(P<0.01),而FS mRNA在诱导的第7天表达明显增加,第14和21天下降(P<0.01)。结论:Act A及FS主要表达在小鼠胰岛组织,在STZ诱导胰腺损伤过程中Act-FS系统表达失平衡,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肾病综合征血清微量元素锌变化情况,我们对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了血清锌测定,根据血锌值进行了锌疗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方法与结果 一、对象 1.正常对照组为120例体检托幼小儿,均无肾脏疾病史,肝功能正常,HB_sAg为阴性。2.单纯性肾病60例为观察组,年龄2~14岁,均按全国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制定标准诊断,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UC1-MBP联合TLR7/8激动剂R848对小鼠T细胞免疫活性的诱导作用,为寻找重组MUC1-MBP融合蛋白的合适佐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 R848组(注射MUC1-MBP+ R848)和MUC1-MBP+卡介苗(BCG)组(注射MUC1-MBP+ BCG),每组7只。第2次免疫后第4~7天无菌取脾脏组织,测定脾指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各组小鼠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和 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UC1-MBP+R848组和MUC1-MBP+BCG组小鼠脾指数均升高(P<0.01),SI升高(P<0.05),TNF-γ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MUC1-MBP+R848组小鼠上述指标高于MUC1-MBP+BCG组(P<0.05或P<0.01);IL-4水平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UC1-MBP+ R848组和MUC1-MBP+ BCG小鼠脾细胞中CD3+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MUC1-MBP 融合蛋白联合R848或BCG均能诱导小鼠倾向于Th1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R848是良好的MUC1-MBP候选佐剂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