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应用于泌尿外科,但发展缓慢。我院从2001年8月开始经后腹腔途径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共实施26例,效果非常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腹腔镜下通过后腹腔途径对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并对技术进行改进. 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24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30~80 ml,平均50 ml.术后住院8~18 d,平均11.2 d.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合并阴囊气肿)1例,漏尿2例.术后1~10个月B超示术侧肾盂无积水5例,轻度积水2例,中度积水2例.3例术后5个月IVU显示吻合口通畅. 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微创、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 2 0 0 1年 8月~ 12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进行肾上腺手术 13例 ,全部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3例 ,男性 7例 ,女性 6例 ,年龄 33~ 6 1岁 ,平均 4 7岁 ,左侧 9例 ,右侧 4例。术前根据临床症状、血尿生化检查、B超、CT、MRI诊断为肾上腺皮质增长 4例 ,肾上腺肿瘤 2例 ,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 7例。其中嗜铬细胞瘤 1例 ,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 1例 ,肿瘤大小为 1 4× 1 7cm~ 3 8×4 3cm。1 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 ,取健侧90°侧卧位 ,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于腋后线十二肋下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Ki67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膀胱癌中COX2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SP法,检测54例膀胱癌、29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1.48%,Ki67标记指数为(17.79±9.8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COX2表达强度和Ki67标记指数均与膀胱癌分化、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COX2表达异常病例Ki67标记指数亦有增高趋势,二者呈正相关。结论COX2表达上调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其高表达与膀胱肿瘤的分化、生长及转移相关;COX2的高表达可能有助于增加膀胱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精子活动力低下和正常的人精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探讨活性氧自由基在弱精子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加例A、B级精子低于20%的弱精子症患者(实验组)和30例精子活力正常健康成年男性(对照组)的精液,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比色法测定精浆中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MDA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弱精子症患者精液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结论:弱精子症的发生可能与活性氧自由基增多有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有助于改善精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lapar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传统 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本文回顾我院自 2014 年 1月至2016 年3 月完成的 12 例解剖性 LRC+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其手术流程优化,难度降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淋巴管新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D2-40来标记6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标本中的淋巴管,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癌周淋巴管密度(PLVD)并观察癌内淋巴管(ILVs)是否出现,评价PLVD及ILVs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平均PLVD为16.89,按平均值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PLVD与远处转移(P=0.073)、淋巴结转移(P=0.758)、Fuhrman细胞核分级(P=0.866)和肿瘤T分期(P=0.653)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ILVs的出现与远处转移(P=0.001)、淋巴结转移(P=0.017)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P=0.002)有相关性,与肿瘤T分期(P=0.570)无相关性。结论 PLVD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Fuhrman细胞核分级及肿瘤T分期无相关性;ILVs的出现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改良R.E.N.A.L.评分系统在后腹腔镜下T1期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39例T1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使用改良设计的R.E.N.A.L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评分结果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 改良的R.E.N.A.L.评分系统与术中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存在明显关联(P<0.05),而因为研究对象较少,只有1例中等手术难度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暂时无法评估改良R.E.N.A.L.评分系统与手术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结论 改良R.E.N.A.L.评分系统较为准确地评价了后腹腔镜下T1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可作为术前T1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癌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imesulide(NIM)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MTT法、流式细胞术、吖啶橙-溴化乙啶双染法(AO-EB)等技术检测NIM对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NIM对T24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NIM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分析表明,NIM能使T24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流式细胞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率与NIM作用时间和剂量相关;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NIM处理的T24细胞AO-EB双染色后,细胞核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典型细胞可见新月形改变,固缩或片段化的核。结论 COX-2抑制剂NIM对T24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肾肿瘤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状态变化,以探讨其在。肾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选择未经任何非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标本40例作为实验组,1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CDla、HLA-DR和CD86抗原,观察正常。肾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DC的3种抗原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站果所有。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未见明显CD86+ DC,但均有CDla+ DC,其在肾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O.001),但CDla+ DC与肾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相关性;在肾癌组中有34例癌实质内的DC表达HLA-DR抗原,其阳性表达率为85%,与正常肾组织80%的阳性表达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站论DC具有趋化性,可以向肿瘤组织聚集,肾癌组织中存在CDIa,肾癌患者CD86表达低下,提示肾癌患者DC存在免疫缺陷,而DC的免疫功能低下则可能是肾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