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饿蚂蝗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饿蚂蝗全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β-香树脂醇(1),白桦脂酸(2),胡萝卜苷(3),正三十烷酸(4),羽扇20(29)-烯-3-酮(5),二十四烷酸单甘油酯(6),豆甾-5-烯-3β-7α-二醇(7),脱镁叶绿素甲酯(8),邻羟基苯甲酸(9),β-谷甾醇(10),d-儿茶素(11),木犀草素(12),表没食子儿茶素(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饿蚂蝗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假地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假地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理化数据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假地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白桦脂酸(1)、木栓酮(2)、正十六烷酸(3)、β-谷甾醇(4)、亚油酸(5)、正四十一烷醇(6)、正二十八烷(7)和牡荆素(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饿蚂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饿蚂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测定波长510nm。结果:槲皮素对照品在0.020 8~0.104 g.L-1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0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4%(n=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现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饿蚂蝗总黄酮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联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评价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结果: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35.66 mg.L-1)、ABTS自由基(IC50=8.49 mg.L-1)及还原Fe3+的能力(TEAC=756.20μmol.g-1)较好,但仍低于阳性对照BHT(IC50=3.69 mg.L-1,IC50=6.64 mg.L-1和TEAC=4 997.76μmol.g-1)。结论:疏花假地豆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对于其他部位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