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治疗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2.5~7.5 mg,2次/d)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伊伐布雷定治疗后,患者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3±8.2)次/min vs.(96.9±9.2)次/min,P<0.001]。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6例呼吸困难患者中14例症状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峰速、收缩期肺动脉压、下腔静脉内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左心房前后径和右心室前后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均>0.05)。1例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后出现光幻视现象,减量后光幻视症状消失,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常规药物治...  相似文献   
2.
患并女.58岁.反复进餐后胸骨后疼痛伴胸闷20天,为烧灼样疼痛。向后背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约5min后可缓解;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平板运动心电图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需中转开腹及辅助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98.5±51.4)min,平均出血量为(149.1±95.4)ml,平均切口长度为(5.5±0.7)cm,平均排气时间为(4.±1.2)d,平均住院时间为(8.1±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7%。结论使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对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普罗布考1g/d,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时的血清PAPP-A、hs-CR水平.结果 单独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分别为(2.09±0.69)mIU/L和(4.17±2.93)mg/L,治疗后降至(1.68±0.40)mIU/L和(2.33±2.25)mg/L.联合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分别为(2.25±0.64)mIU/L和(5.18±4.56)mg/L,治疗后降至(1.54±0.38)mIU/L和(1.60±1.11)mg/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组大(P<0.05).多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的血清PAPP-A与hs-CRP显著相关(r=0.378,P<0.01).结论 短期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能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可能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能发挥进一步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结果一次性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4.5%,3~4周内有效率为89.1%。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PCI) 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影像资料和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2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存在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对右冠状动脉行PCI的指征。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入路使用EBU指引导管行PCI。25例患者的EBU指引导管全部输送到位,经调整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EBU导管使用的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全部行右冠状动脉PCI,24例成功,PCI成功率为96%,无患者出现指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应用EBU指引导管行右冠PCI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经选择患者行右冠复杂病变PCI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较特异的存在于在心肌细胞质内。正常人的血浆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H-FABP。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可快速释放到血中。由于H-FABP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尤其在AMI的诊断与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日显突出,近年来对其研究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正>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也称两性蛋白质,是细胞核内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HMGB1由一定的细胞分泌,在炎症、细胞迁移及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HMGB1与全身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1]。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HMGB1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方面有重  相似文献   
9.
1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活动后胸痛5年余,加重2个月”于2022年3月22日入院。患者多于步行20~30 m后发作胸痛,休息1~3 min后可缓解。2个月前胸痛程度加重,步行10 m左右后即可出现,需要休息8~10 min缓解。入院10 d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CT提示: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重度狭窄。既往高血压30年,血压最高25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