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肱骨髁间骨折较为少见,只占全身骨折0.47%。但由于骨折块粉碎。侵袭关节。整复困难,固定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多不满意。髁间骨折系关节内骨折。无论应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均有其优缺点。我院于1988-2000年以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全部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N-乙酰半胱氨酸对鼠肝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大鼠肝脏灌注模型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分为鼠血灌注组、人血灌注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鼠血灌注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人血灌注组。全麻下分离出胆总管、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并插管,缺血30min后,原位灌注鼠肝2h,灌注过程按每30min收集胆汁,并监测灌注压力和动脉血气,在不同时间取血样检测脂质超氧化(MDA)、氮自由基(NO)、肝功能(Alt、Ast)。结果:异种灌注组,MDA、NO、的升高及Alt、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汁流量明显减少;NAC的治疗抑制了异种灌注组MDA、NO的升高,Alt、Ast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胆汁流量明显增加,保护了肝脏功能。结论:自由基可能参与了异种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NAC的治疗可部分抑制HAR,并保护大鼠异种移植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404人(男232人、女172人)、哈萨克族 359人(男197人、女162人)、蒙古族209人(男117人、女92人)×32项活体测量项目及22项体质指标指数的性别和民族间比较.结果表明,三民族共同特征:身材超中等,头短而宽,头长高指数属高头型,头宽高指数属阔头型,面高而宽,中等鼻高,窄型鼻宽,鼻指数属狭鼻型,口裂宽中等,女性头较男性圆、高、阔.主要不同之处:哈萨克族身材较高、面宽、唇厚、头型阔而圆;蒙古族额部、面部较宽、骨盆值最大;维吾尔族面较窄、唇薄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变化及电针的影响。方法: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给予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和药物喜德镇治疗15 d,运用高清晰度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做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海马CA1区的场数目、面数密度、面密度均显著减少,电针和药物可明显增加以上各参数,且以电针作用为优。结论: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可显著抑制海马CA1区细胞坏死、脱失, 抑制其细胞数目减少,可能为针刺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水迷宫法 ,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但电针组于 7天和 30天时 ,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元祥  赵建新 《陕西中医》2003,24(12):1131-1132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原方用“治胁肋疼痛 ,寒热往来”,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 ,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 ,炙甘草五分 ,香附一钱半”组成 ,煎服法为“水一盅半 ,煎八分 ,食前服”。临床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证。笔者临床加减应用于多种疾病 ,均取得满意效果。1 偏头痛 郝某 ,男 ,1 8岁 ,学生。 2 0 0 2年1 1月 2日初诊 ,患者学习则左侧偏头痛 ,伴有胁痛 ,善太息 ,口干苦 ,时有失眠。经多级医院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处方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龙胆草、合欢皮、炙甘草、薄荷、丹皮各 …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泾阳县街头食品摊点飞速增加,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卫生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摸清街头食品现状,县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12月对县城街头食品摊点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管理对策,以确保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胃下垂是临床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专家介绍,产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为膈肌和其他悬吊胃有关的韧带力量不足,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本文主要对胃下垂的病理及治疗方式作出研究和分析,旨在同仁间互相学习,为患者找到最好的治疗方式提供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7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应急病区住院的41例COVID-19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的基础上,按是否进行侧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侧卧位组(24例)和仰卧位组(17例)。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轻症化率、HFNC或NPPV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住院时间、压疮发生情况等预后指标。 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43~79岁,平均(60.9±11.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前RR、PaO2/FiO2、PaCO2和MA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HR、RR、MAP较治疗前下降,而PaCO2、PaO2/FiO2上升,其中PaO2/FiO2在第5天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侧卧位组:(166.4±45.4)mmHg vs(253.0±66.0)mmHg,仰卧位组:(183.8±54.4)mmHg vs(227.4±62.8)mmHg,P均<0.05,1 mmHg=0.133 kPa]。2组间比较,侧卧位组在治疗后第1天RR较仰卧位组降低(P=0.006);侧卧位组的中、重度ARDS患者PaO2/FiO2在治疗后第5天较仰卧位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8±58.5)mmHg vs (221.6±64.9)mmHg,P=0.043]。2组HFNC或NIV时间和气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侧卧位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7.2)d vs (21.5±9.8)d,P=0.028],ICU住院时间也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6.3)d vs (16.9±11.0)d,P=0.021],侧卧位组病死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 % vs 23.5 %,P = 0.047)。 结论侧卧位通气能改善COVID-19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前瞻性研究分子分型及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和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新辅助治疗并完成R0切除手术的79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 ~67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Luminal A型6例,Luminal B型42例,HER-2阳性型14例,三阴型17例.研究入组患者动态增强MRI评价与病理疗效评价间的关系,分析分子分型及动态增强MRI对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和评价作用.结果 新辅助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3.5%(66/79),病理有效率为79.7%(63/79).79例患者中27例获得病理完全缓解(34.2%),其中Luminal B型12例(28.6%,12/42),HER-2阳性型5例(5/14),三阴型10例(10/17).分子分型与病理完全缓解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 =0.039).动态增强MRI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疗效评价间有统计学相关性(r =0.432,P=0.000).结论 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具有预测价值,动态增强MRI检查与新辅助治疗后组织病理疗效评价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