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非药物涂层支架(non-DES)年代和DES年代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 I)患者的临床及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方法DESIRE注册研究(D rug-E 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 larization)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即非DES年代(2001年7月~2002年6月)及DES年代(2003年7月~2004年6月)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3763例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血清学、药物治疗、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情况。比较两个不同年代接受PC I患者的临床、冠脉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结果非DES年代组763例,DES年代组1417例。与非DES年代组相比,DES年代组PC I术中处理血管支数(1.31±0.54比1.39±0.61,P<0.001)、病变个数(1.57±0.90比1.77±1.05,P<0.001)和植入支架数(1.52±0.88比1.71±1.03,P<0.001)均多于非DES年代组。2组PC I操作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S年代组处理左主干病变(1.6%比3.3%,P=0.017)、弥漫病变(11.4%比19.6%,P<0.001)和多支病变(52.3%比56.8%,P=0.046)的比例高于非DES年代组,2组院内不良心脏事件分别为1.2%和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DES年代相比,DES年代较多的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和弥漫病变行PC I治疗,植入的支架数增加,但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日~5日,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GW-ICC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心律学会(HRS)、日本循环器学会(JCS)、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或机构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录论文2179篇,共设立43个论坛、14场手术演示、15个午间会和21个专题会中会,共包括142个会议小节。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壮大,GW-ICC已经成长为由我国举办的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齐全、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心血管病综合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3.
3例患者,1例慢快综合征、2例Ⅲ度房室阻滞,安置了VVI型起搏器,基频率分别为70,70,60次/分。当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时,体内起搏器发生了非同步模式转换,以其基频率规则发放起搏脉冲。因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使用药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同时起搏器的设计也应对此有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由于植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因其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争议日益增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拟通过一项决议,旨在对ICD生产厂家施加压力,希望生产厂家在患者死亡后,将置入的ICD回收,以便进一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FDA目前正在与心律学会(HRS)讨论对此类患者的心脏置入器械回收后进行研究的价值。FDA的官员还建议,患者在置入ICD时,应该签署与此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拟通过决议要求制造者在患者死亡后回收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贺立群  相似文献   
5.
后扩张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一种常用的技术,采用非顺应性球囊于支架内进行高压后扩张,有利于普通金属支架(BMS)完全扩张并与血管壁贴壁良好,从而降低支架血栓及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由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本身的设计特性,是否需要后扩张以及后扩张对DES的影响尚无确定的结论。尽管DES在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及靶病变重建率方面的优点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证实,但并不是将DES置入冠状动脉内就能确保获得理想的临床结果。优化的DES置入过程是获得良好临床结果的前提,精确的支架定位、完全的病变覆盖以及支架扩张充分等策略是优化DES置入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10)和心力衰竭模型组(CHF组,n=25),CHF组采用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10 w,建立CHF大鼠模型。12 w时采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其心功能,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进行左室胶原特异染色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CHF组大鼠死亡率为40%(10/25),CON组无死亡。与CON组相比,CHF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心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长轴方向峰值运动速度(Vs)、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P<0.01);CHF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升高(P<0.01),心肌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较CON组增加(P<0.01);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HF组左室胶原明显增加,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高(P<0.01);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心肌病样改变。结论阿霉素多次小剂量静脉注射能导致大鼠发生心脏间质纤维化及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可成功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O)的近期与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3年7月~2004年6月期间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CAB(;组(811例),SES组(251例).随访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调整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相对影响.结果:随访率90.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30 d,CABG组MACCE的发生率高于SES组(5.4%: 1.6%,OR 3.66,95%CI 1.26~10.61),CABG组的病死率高于SES组(4.6%:1.2%,OR4.02,95%CI 1.18~13.74).至随访结束,SES组累积病死率低于CAB(;组(3.1%:7.6%,OR 0.44,95%CI0.19~0.99),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8.4%:1.5%,OR 6.83,95%CI 3.07~15.19),MACCE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30 d为分期分析,CABG组30d生存率低于SES组(95.4%;98.8%,P<0.05),2组30d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98.3%,P>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ABG与SES置入比较,CABG的30 d病死率高于SES置入,30 d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支冠状动脉SES置入的中期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2005年7月,随机抽查我科男患者98例.其中导尿失败22例.本文就失败原因作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2例男患者年龄0.8~78.0岁,平均年龄48.0岁.5例有尿道狭窄和尿道口狭窄,11例有前列腺增生,1例婴幼儿,2例为脑外伤烦躁患者,3例为实习生导尿失败.  相似文献   
9.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院、日本循环器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2005年11月3~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与往届大会相比,本届大会论坛总数、参会代表人数等多项指标均创新高。会议通过ACC论坛、中日心血管论坛、中德论坛、流行病及预防医学、肺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心血管影像、心脏康复、心脏外科、护理、心身医学,以及社区医疗等论坛主题演讲和17个…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