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系统整理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挖掘其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断、辨证、治疗、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采用贝叶斯算法及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46例吴以岭教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临证验案进行证型分类,并提取各个证型与症状间的关联性,分析吴以岭教授病案中药物的功效、用药频率、药物性味及归经。结果常见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络气虚滞证,痰浊阻肺、心络瘀阻证,肾虚络瘀、心络瘀阻证,络气郁滞证,心络绌急证,肝郁气滞、心络瘀阻证,脾困胃逆、心络瘀阻证;各证型主要症状均为不同程度胸闷疼痛。122味中药共出现6 045次,丹参等7味中药用药频次超过200次;药物功效归类共有17类,常用药物功效前5位为补虚、理气、清热、活血化瘀及安神药;药性分析前5位分别是:温、平、寒、微寒、凉;药味分析前5位分别是:甘、苦、辛、咸、酸;归经前6位为肝经、肺经、脾经、胃经、心经、肾经。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病、证、症、法、方、药"特点,有利于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tongxinluo)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组、阿司匹林(aspirin)组和三药联用(three-drug combination)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三药联用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和阿司匹林(12.5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IL-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增高。除阿司匹林组外,各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三药联用组较其它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减弱,IL-10的表达增强。三药联用组较其它各用药组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减弱,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IL-8表达减少。结论: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致心力衰竭(CHF)大鼠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术后第5周利用小动物超声仪评价CHF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1只)、芪苈强心组(10只)和贝那普利组(11只)。芪苈强心组以1 g/(kg·d)芪苈强心胶囊灌胃给药,贝那普利组以10 mg/(kg·d)贝那普利片灌胃给药,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期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为每日1次。给药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应用气相色谱仪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水平,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和心肌组织n-6系PUFA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血清FFA水平和n-6系PUFAs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FFA与心肌组织C18:2 n-6、C20:4 n-6及C22:4 n-6呈正相关(r=0.923、0.911、0.798,均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心肌组织n-6系PUFAs水平,减少FFA释放入血,且与n-6系PUFAs水平呈正相关,可减轻脂肪酸堆积,改善脂质代谢,从而有效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过程是慢性、发展性的。近年来,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中西医对其发病、治疗在某些方面逐步达到统一。分别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中医学络病学说及心气虚角度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基于发病机制的治疗状况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辨治规律。方法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症、法、方、药等多种要素,应用贝叶斯网络、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综合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揭示脉络学说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临床辨治规律。结果贝叶斯网络提取的与络气虚滞证因果关系较强的症状为心胸隐痛、神疲乏力、脉沉细、心悸懒言、舌有齿痕等;利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络气虚滞证的症状及药物,结果显示,心胸隐痛、胸闷气短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7.41%、6.79%,药物频率较高的为西洋参、赤芍等,分别为5.83%、5.59%;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炒酸枣仁-合欢花、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等有意义的聚类组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常用药对的药物剂量,其中西洋参-生黄芪常用剂量为12 g∶30 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了高频药对与症候群之间的关联强度,并且所有组合的关联度均在0.4以上。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进一步阐明以脉络学说指导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作为代谢类疾病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血脂水平的控制,而现代及传统医学越来越重视该病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不良反应小,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可以多途径、多靶点的改善脂质代谢,对于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于五脏特性出发探析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发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以期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佛波酯(PMA)组,M2组,M1组及通心络组。采用PMA(5μg·L~(-1))分别联合白细胞介素(IL)-4(100μg·L~(-1)),脂多糖(LPS,200μg·L~(-1))诱导THP-1细胞分别向M2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给以通心络(300 mg·L~(-1))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其标志分子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表达。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内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2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M1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1组比较,通心络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IL-6及TNF-α水平下降(P0.01)。与M2组内皮细胞比较,M1型巨噬细胞细胞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M1组比较,通心络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心络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内皮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M1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凋亡;通心络预培养的M1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因机体多种物质代谢紊乱而产生的证候群,以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改变,MS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患病人群亦趋于年轻化,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肝硬化及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被公认的重要致病因素,目前关于MS及其各个组分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充分认识。代谢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适宜、情志失调、过逸少动、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者从痰瘀等病理因素、肝脾肾等脏腑功能、气血作用、情志因素等多角度研究了MS的发病机制。而气作为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气化作用与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密切相关。MS的发生与机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及伴随而发生的形气转化的气化功能失常关系密切。气归于五脏分别称之为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五脏之气"与参与机体水谷精微的生成、输布及排泄的全过程。该文从"五脏之气"出发,以产生的痰浊、瘀血、水饮等为病理因素探讨MS的发病机制,以冀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从多方面损伤血管内皮并进一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液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中医"脂浊"范畴,可以导致胸痹心痛、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脉络学说主张从络气角度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对"脉络—血管系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是由络气郁滞/虚滞发展到脉络瘀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现通过对目前医案研究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软件及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每种方法在医案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医案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传承医案中蕴含的诊疗经验及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