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脑钠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ICM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ICM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14例)、心功能Ⅲ级组(26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利用TDI测算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Tei指数,其均值作为左室整体作功指数(Tei);同时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BNP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ICM组患者Tei指数、血BNP及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Tei指数与血BNP、TNF—α呈正相关(P〈0.01)。结论ICM患者Tei指数与BNP、TNF-α有良好的相关性,Tei指数、BNP及TNF-α均可作为评价ICM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按照内镜下食管表现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给GERD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有10%~40%的患者在使用PPI后症状无明显的缓解[1],即难治性GERD。关于难治性GERD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达  相似文献   
3.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其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病人,在替米沙坦治疗前后测血压和心脏彩超,记录SBP、DBP、IVSTd、PWTd、LVEDd的变化.结果:应用替米沙坦治疗1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中风病中医理论以及前期临床实践和研究方面,阐述从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依据和策略。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虽五脏相关,但脾为机要”。脾功能障碍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为脾虚邪中,脑络闭阻;脾失健运,痰瘀阻络;脾不统血利脉,脑络郁滞;脾胃失和,气机逆乱。故健脾扶正法应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中医早期介入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MRS评分等的变化。结果:①与入组时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7 d NIHSS评分就明显下降(P=0.011),而对照组直到治疗后14 d其NIHSS评分才出现显著降低(P=0.034)。组间比较显示,到治疗后21 d,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与入组时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7 d BI就显著提高(P=0.008),而对照组直到治疗后21 d其BI才显著提高(P=0.021)。组间比较显示,在治疗后14 d、21 d、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BI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③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不依赖(MRS评分≤3分)人数均于治疗后14 d显著增加(均P<0.05)。组间比较显示,在各时间点两组MRS评分≤3分者增加的例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为237缺血性脑卒中例患者,对照组为238例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人群。本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及中风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体质比例显著不同,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在脑卒中组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而平和质的比例显著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经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脑卒中相关的体质和卒中危险因素按OR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吸烟、高血压和平和质。结论痰湿质与脑卒中发病有关,且较传统卒中危险因素贡献大,平和质为脑卒中的保护性体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栓子(MES)阳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MES监测阳性的脑梗死患者和同期88例MES监测阴性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的差异。结果微栓子阳性与心房颤动、高血脂、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显著相关(P0.05);改良TOAST分型显示,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患者心源性栓塞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比例明显高于微栓子阴性脑梗死患者。结论房颤、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异常的血流及血液成分是微栓子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发生或易再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微格教学在神经内科专科体格检查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对初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采用该方法教学,并与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习25天左右时,两组学生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能力均较实习前有所提高(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同时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微格教学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于微栓子(MES)阳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MES阳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内科、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2周后测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记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MES数目明显减少(P<0.01或P< 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BI评级显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法能明显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数目,改善最终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