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厚度,冷冻干燥的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真空干燥的温度及时间对蟾蜍油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15批蟾蜍油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 蟾蜍油最佳工艺为不叠加样本,50 ℃热风干燥11 h。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57%、0.57%~0.78%、0.54%~0.75%、0.26%~0.86%。结论 所确定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蟾蜍油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胆黄连bile processed Coptidis Rhizoma的炮制工艺并建立胆黄连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5种生物碱类成分(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及醇浸出物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试验考察胆汁用量、炒制温度、炒药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并通过对10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及生物碱成分的分析建立了胆黄连的质量标准。结果 胆黄连最佳炮制工艺是黄连片加入9%胆汁拌匀,闷润至干,置炒制容器内,控制炒制温度为142℃,炒制22 min,取出晾凉。3次验证试验所得OD值分别为0.721 9、0.745 4、0.753 4,接近于预测值,RSD为2.23%,说明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建议规定胆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3.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2.0%,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不得少于6.0%、1.3%、1.6%、1.1%、0.34%。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标准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不同干燥方式所得蟾蜍肉氨基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及4个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蟾蜍肉品质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阴干干燥4种方式所得蟾蜍肉干燥样品的指纹图谱,同时测定4个氨基酸含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 不同干燥方式得到的16批蟾蜍肉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大于0.970,共匹配出10个共有峰,指认出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4个氨基酸;PCA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95%;PLS-DA得出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均大于0.7,提示4个氨基酸可作为评价不同干燥方式所得蟾蜍肉品质的关键指标;阴干干燥、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方式所得蟾蜍肉氨基酸总质量分数测定值分别为7.92%、4.62%~5.37%、7.89%~9.02%和4.60%~9.24%。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干燥方式对蟾蜍肉氨基酸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可为蟾蜍肉干燥方式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