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胆碱脂酶、白蛋白(Alb)和维生素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COPD患者120例,并对其开展为期24个月的随访,统计患者长期死亡率。根据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长期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89例)。比较2个组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Alb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生素D)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评价COPD患者各血液指标与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液指标对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长期死亡组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NR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胆碱酯酶、25(OH)D、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25(OH)D和Alb均可作为预测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23、0.99、1.45、2.75、1.30、1.08、0.59(P<0.05)。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25(OH)D和Alb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RL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其他血液指标(P<0.05)。结论 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Alb和25(OH)D对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预测均有积极意义,其中NRL的预测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就诊的ACS合并MS患者(观察组)与未合并有MS的ACS患者(ACS组)各60例。对两组生化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 1(ApoA 1)、脂蛋白a[L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钙蛋白T(CTn-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尿素氮(BUN)、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ACS组,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双支血管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UA、TG、LDL-C、ApoB、Cr、BUN、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K-MB、餐后2h血糖、FBG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CS合并M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活跃,易累及冠状动脉,可将hsCRP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1q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2017 年10 月罗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 例COPD 稳定期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90 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血浆标本,应用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血清CTRP-9 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测量两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pred),并分析两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CTRP-9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FEV1%pred 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TRP-9 水平与患者肺 功能指标FEV1%pred 呈负相关(r =-0.803,P =0.004)。结论 CTRP-9 在COPD 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 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NIPPV组、HFNC组和联合组,各34例。NIPPV组给予NIPPV,HFNC组给予HFNC,联合组给予NIPPV联合HFNC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48 h的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舒适度。结果:治疗48 h,三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联合组氧合指数、PaO2均高于NIPPV组、HFNC组,PaCO2低于NIPPV组、HF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三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降低,HFNC组、联合组HR、RR均低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三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伯格曼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应用噻托溴铵长程吸入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的效果。 方法:选取罗定 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长程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 状评分、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 6 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1.89 ± 0.62)次, 少于对照组(2.37 ± 0.7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联合噻托溴铵 长程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程度,缓解慢性咳嗽、咳脓痰、气促、肺部 音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森  卢月梅  梁松荣 《吉林医学》2023,(6):1631-163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及规范化营养支持疗法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102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展开营养筛查,筛选出存有营养风险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实施规范化营养支持,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营养不良情况、血清营养学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及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G-SGA评分[(4.07±0.82)分]低于对照组[(5.98±0.93)分],PA[(259.46±28.25)mg/L]、ALB[(41.86±5.03)g/L]、Hb[(107.67±4.34)g/L]水平及GQOLI-74中心理功能[(74.53±4.46)分]、躯体功能[(76.04±6.02)分]、社会功能[(78.83±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