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指南的质量,为指南的制定规范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指南相关网站:卫生保健规范研究所(NICE)、国际网指南(GIN)数据库,梅斯医学数据库,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网站(http://www.cacm.org.cn/category/zyzn/bzh/)、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网站(http://www.caim.org.cn/),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指南。应用研发与评价指南评估Ⅱ(AGREE Ⅱ)工具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中等质量及以上的指南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3部指南,AGREE Ⅱ的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65.67%、参与人员43.02%、严谨性43.64%、清晰性63.82%、应用性19.87%和独立性32.05%。13部指南中7部指南为中等质量,6部指南为低质量。本研究得到23条中医康复治疗的推荐意见,其中2条为强推荐。结论:指南总体质量不高,未来指南的制定应该从指南应用性、严谨性和独立性方面规范,同时重视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指南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来评估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8个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应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干预组vs对照组:NIHSS的评分较低,BI评分、临床有效率较高.但在中医证候积分上,疗程小于14 d无显著差异,大于14 d疗效较好[MD疗程<14 d=-3.12,95%CI[-7.30,1.05],P=0.14;MD疗程>14 d=-5.77,95%CI(-6.53,-5.01),P<0.00001].结论 化痰通腑法相对常规西医可降低NHI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BI评分和临床有效率,但考虑相关临床研究及样本量较少,仍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第1、3、5、14天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研究苦碟子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发病时间≤48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20例),基础治疗+苦碟子注射液组(20例),共40例。采集患者入院后第1、3、5、14天血清,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血清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浓度。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苦碟子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5-HT及Glu浓度,且与基础治疗组相对应时间点比较,苦碟子注射液组第3、14天血清5-HT浓度及第5、14天血清Glu浓度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且治疗14 d后,苦碟子注射液组较基础治疗组血清Glu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较早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lu、5-HT浓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复方苁蓉益智胶囊(Compound Desert Cistanche Intelligence-improving Capsule)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管性痴呆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及核心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PPI网络及“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35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34个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亚美罂粟碱(Armepav...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4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根据血清皮质醇中位数分为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各3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皮质醇指标,并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及肾阳虚量表测评。采用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低皮质醇组相比,高皮质醇组的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比例更高,Mo CA、MMSE、AESC量表评分更低(P <0.05),ADL、HAMD、肾阳虚证辨识量表评分更高(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皮质醇与ADL、HAMD、肾阳虚辨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与Mo CA、MMSE、AESC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 <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皮质醇为Mo 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越高,Mo CA量表评分越低(P <0.001),认知损害越严重。结论 血清皮质醇的升高可能是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索实现传统医学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治疗中的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并总结经验,为其他优势病种评价提供可行性方案。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脑病项目组聚焦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立评价工作组,确定工作方案,并在方法学、临床专家指导下,依据快速评估的方法,围绕高质量证据、专家意见调研、专家访谈及药物目录梳理以上4个方面,按照制定计划书、资料收集与数据提取、证据的合成和评价、报告撰写4个环节完成了评价工作。最终通过中、西医专家审议,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优势定位于恢复期的治疗,优势作用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性表现在,卒中恢复期,中医干预措施可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失语、便秘、泌尿功能、复视等,以针刺、中药、传统功法的优势较为突出。安全性表现在,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良事件出现次数较少,且相关症状程度较轻。经济性表现在,中西医结合方案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并有使诊疗费用更加合理的可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相比常规干预更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人群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方法 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服务中心及铁营社区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870例,其中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共计266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用药信息及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水平。根据Hb A1c是否小于6. 3%分为血糖达标组119例与不达标组147例,分析2组血糖、血脂等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的差异,及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医症状、证候特点。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 6%,药物治疗率约为66. 9%,一联用药率约占45. 1%。血糖不达标组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合并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TCHO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 0. 05)。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主要以口渴、失眠、头晕为主;中医证候分析:痰湿证占人群65. 4%,气虚证占51. 5%,内火证占49. 2%,血瘀证占45. 9%,阴虚证占35. 0%。结论糖尿病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且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血糖不达标组血脂控制情况较差,既往脑卒中及TIA发病率较血糖达标组明显增高;降糖药物在社区使用基本符合规范;该类人群痰浊内阻、脾肾气虚、阴虚火旺证表现突出,临床治疗应辨证施治,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徐榛敏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15-917
张允岭教授治疗眩晕首提应对其进行分期和定性,在明确眩晕的分期与性质之后,强调辨病对眩晕治疗的重要性,明确疾病可以辅助确定治法治则,根据治法治则有的放矢地遣方用药。在用药方面,张教授对"因风致眩"中疏风药物的运用有独到的认识,并且根据症候、体质、气候等因素,选取不同驱除外风、内风的药物,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