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药物是满足人们重点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谨慎地选择范围有限的基本药物可提高医疗卫生的质量,改进药物管理(包括提高处方药物的质量),更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认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市药品的特殊风险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索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模式。方法:系统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上市药品的特殊风险管理措施。结果:FDA对10个药品采取了特殊风险管理措施,即异维A酸、芬太尼、氯氮平、阿洛司琼、米非司酮、沙利度胺、多非特利、伯森坦、曲伐沙星、羟丁酸钠。结论:对上市药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是实现治疗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与α-受体阻滞剂的相互作用以及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减少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外诊断试剂的上市后安全监管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分析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监管及不良事件监测的特点与现状,对进一步加强体外诊断试剂的不良事件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技术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今后药品上市后评价工作方向。方法分析和总结以往工作体会。结果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工作已初见成效。结论应继续深入开展药品上市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药安全性重点监测品种遴选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重点监测品种遴选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方法: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药品自身性质和药品使用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中药安全性重点监测品种的遴选原则。结果:应结合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数量,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药品所含成分,药品销售量,药品风险效益比等多因素综合考虑遴选中药重点监测品种。结论:中药安全性重点监测品种遴选须全面考量药品各方面因素,综舍分析,审慎抉择。  相似文献   
7.
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是开展上市后的药物警戒及安全性监测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的ADR报告表不能完全满足中药上市后ADR报告的需要.作者在借鉴国外对中草药/天然药的管理以及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基础上,分析中药发生ADR的原因和特点,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设计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自发报告系统中药ADR报告表.这对开展中药上市后的药物警戒及安全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其中中药注射剂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2)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明显增加.(3)中药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用药后1 d之内,占全部病例的72.53%.(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注射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口服中成药,口服草药及外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低.(5)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建国45年来,我国中医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和成就,但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我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的地位,中药产品还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国际医药市场。中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才能达到国际商贸惯例标准,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大循环,这将是时代赋予我们中药同仁的历史重任。同时这亦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去做。  相似文献   
10.
六省市2001~2002年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6省市16家医院的4382份使用过双黄连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了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时存在症药不符现象和超出药品说明书使用范围的现象.结论 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双黄连注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