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治疗的1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为特点,淋巴结活检是关键,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应注意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99-01-22收治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头皮蜂窝组织炎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细致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人因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又因血营病变、易引起足部缺血、缺氧。而且糖尿病人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出现溃疡、坏死,所以我们在患入院以后,在宣传糖尿病知识中,特别重点讲解糖尿病患足部保健的注意事项,经临床观察.有以下7点。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虚证的研究中,结果发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肾阴虚证密切相关[1].这提示肾阴虚证存在其相关基因.目前克隆疾病的相关基因有多种方法,其中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研究复杂基因组的差异基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汉族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汉族DN且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以及正常人作为其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用硅胶法抽提血白细胞DNA,用RsaⅠ酶切基因组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PCR产物与U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后,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DN肾阴虚证的差异DNA片段,得到586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DN肾阴虚证的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DNA片段以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DN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际公认的经典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进行方法学改进,使之更方便于临床检测。方法选用5例范可尼贫血的阳性标本作为阳性对照,30例初生婴儿的脐带血作为阴性对照,同时应用经典彗星实验以及改进版彗星实验进行比对,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选用15例临床标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同步进行实验,然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验证改进版彗星实验的准确度以及符合度。结果与经典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达到100%,符合度达到100%。结论与经典的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结果客观、准确、稳定,且重现性和准确性好,图像清晰,容易判读;成本更加低廉,操作安全,更加环保,推荐使用该方法作为DNA损伤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方法运用品管圈成立QCC小组,并组织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根据二八原则选定主题,通过要因、真因分析制定对策,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结果通过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长了电脑方面知识,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将护理文件书写的缺陷率降低,提高了护士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协作性。结论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本科室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PACAP38)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将大鼠胰岛和胰岛细胞分为4组:正常组(2.8 mmol·L^-1葡萄糖)、模型组(8.3 mmol·L^-1葡萄糖)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模型组+1,10 nmol·L^-1 PACAP38),测定不同干预下的胰岛素分泌量。(2)将大鼠胰岛和胰岛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阿折地平(L型钙通道阻滞药)组(模型组+0.1μmol·L^-1阿折地平)和联合组(阿折地平组+高剂量实验组),用胰岛素分泌实验和钙成像技术分别检测阿折地平干预下胰岛素分泌量和β细胞内Ca^2+浓度(F-F0值)水平。结果 (1)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86.74±4.05),(165.63±5.26),(175.03±5.21)和(209.28±4.13)μu·mL^-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阿折地平组和联合组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46.93±4.58),(79.11±8.02),(135.65±3.68),(72.78±7.95),(78.51±5.13)μu·mL^-1;这5组的Ca^2+浓度分别为3.00×10^-2±0.12,6.57×10^-2±0.35,1.40×10^-1±0.46,7.71×10^-2±0.42,8.00×10^-2±0.43,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联合组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阿折地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AP38通过作用于L型钙通道,使β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最终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社区独居代谢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3—6月哈尔滨市某社区服务中心站的6个社区的独居代谢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同伴支持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同伴支持,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ESCA)、生活质量量表( QOL)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126.98±10.13)分,对照组患者为(108.56±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为(42.62±5.86)分,对照组患者为(34.76±5.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3,P<0.05)。结论同伴支持对社区独居代谢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均有积极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45岁以上受检387例,测血压和动态心电图(DCG)。其中高血压病(EH)患142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脉压≤60mmHg(A组)、>60mmHg(B组)分两组,结果:随着脉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EH患脉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DCG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其药物疗效观察 ,已广为应用 ,具有明确的可信性。本文报道 2例门诊病人常规行DCG检查 ,均在检查期间猝死。经回放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发病前有心律失常 ,现分析如下。例 1 男 ,5 5岁。近期无明显心前区不适 ,自行来院检查。据家属口述 ,患者于夜间 1∶0 0左右上厕所后感心前区不适 ,后猝死。DCG显示 :从 8∶4 0佩带开始至 2 4∶0 0 ,均显示正常心电图 ,房性早搏 (PAS) 6次 ,至 1∶31后显示频发PAS172次 h ,短阵性心房颤动 (Af) ,房性心动过速 (AT)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接区及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