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比较野生蝉花与人工培养品中的氨基酸、无机元素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无机元素含量.[结果]野生蝉花与培养品中均有氨基酸和无机元素,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差异.[结论]固体培养品和野生品的氨基酸、无机元素成分较一致,其含量差异较小,而液体培养品的无机元素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及评价大鼠胃实热证病理模型及舌象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吲哚美辛(溶于5%NaHCO3液中)10 mg/kg;灌饲辣椒、白酒混合液10 mL/kg,每日2次,造模1周。观察大鼠体征变化及舌外观,运用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对大鼠舌象的色差红色、绿色、蓝色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素-1(ET-1)、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 1周后可见胃实热组大鼠活动量减少,体质量减少,食量减少,便质黑干硬等症状;舌质红、暗,舌象红色、绿色、蓝色成分数值明显降低,特别是红色成分数值降低更加显著;血清中IL-6、IL-8、IL-10、ET-1含量明显增加,cAMP、PGE2的含量减少。结论采用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吲哚美辛建立大鼠胃实热证病理模型是可行的,胃实热证病理模型的舌象诊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寒热并用"之法,始载于《黄帝内经》,弘扬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方中寓意"寒热并用"之方多达百余[1-2].而同一时代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对于"寒热并用"理论的贡献,则无人论及.观《神农本草经》在总结药物配伍关系时,首提七情之说,并指出中药有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强调阴阳配合、辨证用药的基本思想,全面总结了汉以前的药性理论和经验来看,应有"寒热并用"的内容.近来,笔者再研读《神农本草经》,细究回味之下,始觉"寒热并用"已于《神农本草经》中.现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方法:从孢子分离真菌,并采用液体培养基观察菌丝生长状况。结果:分离得到的菌种为拟青霉属蝉拟青霉,液体培养基表面覆盖菌丝,且出现了白色菌落带。结论:从金蝉花孢子分离得到蝉拟青霉,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蝉花的人工培养研究及野生品与培养品的比较概况作一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分析了蝉花的人工培养现况,并且对培养品与野生品的差异进行了讨论。结论:本文综述了蝉花的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对人工品和野生品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蝉花及扩大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蝉花的活性成分及人工培养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医实热证的研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文献整理及分析。根据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31篇相关文献和课题体会,从实热证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对中医实热证的研究进行论述。结果可知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根据"物极必反"原则,选用补气药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模拟发生热性病的病因,以细菌、病毒、内毒素等作为致毒材料,通过给动物体内注入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肺炎双球菌产生内毒素或直接注入内毒素造模4种,评价指标可以从细胞因子、激素分泌、体液免疫等方面进行概括。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借鉴西医造模方法为多。为此提出改进设想,从转化医学的角度建立与中医临床密切的中医实热证模型,参考并移用中兽医的诊断技术,尽可能建立中医动物模型望、闻、问、切四诊评价指标与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本草文献探讨《本草纲目拾遗》中半娇红的来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结合植物名称、植物形态、花期、果实、地理分布、功效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半娇红的来源。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所载半娇红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