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梗南五味子为我国常用民间药,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具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长梗南五味子中主要含有木脂素和三萜等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抗HIV、抗氧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30年来有关长梗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长梗南五味子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党参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党参药材的合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以甘肃省岷县党参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不同栽培措施种植的党参药材为材料,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党参炔苷和党参多糖的含量测定,对党参药材样品进行化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措施对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党参炔苷和党参多糖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按照党参炔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不施用壮根灵施用壮根灵,不打尖、搭架不打尖、不搭架打尖、搭架打尖、不搭架;按照党参多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不施用壮根灵施用壮根灵,不打尖、搭架不打尖、不搭架打尖、不搭架打尖、搭架。基于化学质量评价结果,不施用壮根灵、不打尖、搭架是种植党参药材较佳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五味子中克隆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Pinoresinol-lariciresinol reductases,PLR)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方法根据转录组PLR测序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ScPLR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TAIL-PCR对Sc PLR启动子序列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ScPLR的表达。结果 Sc PLR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37bp,编码278个氨基酸;ScPLR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1419.85,理论等电点8.97;具有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为稳定性疏水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Sc PLR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系统进化显示Sc PLR与蓖麻PLR亲缘关系较近。克隆到Sc PLR基因启动子长994bp,具有TATA-box、CAAT-box基本元件、光调控、生长素响应、厌氧诱导、防御和应激反应的多种调控元件;qRT-PCR结果显示ScPLR表达量呈现果实膨大期快速增加而进入着色期迅速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获得了Sc PLR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ScPLR果实着色期之前高水平表达的趋势和木脂素的动态变化相一致,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及表达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ELSD建立了党参药材中具有"甜味"的3种游离态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补充和完善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蔗糖、葡萄糖、果糖分别在2.312 5~18.500 0,1.500 0~12.000 0,2.000 0~16.000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1%,100.4%,101.8%。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结果准确,适合党参药材中蔗糖、葡萄糖、果糖3种游离态糖类成分的同时检测。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岷县党参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不同栽培措施种植的党参药材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栽培措施对党参药材中3种游离态糖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按照蔗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施用壮根灵不施用壮根灵,不打尖、搭架不打尖、不搭架打尖、不搭架打尖、搭架;按照葡萄糖、果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不施用壮根灵施用壮根灵,打尖、搭架不打尖、不搭架不打尖、搭架打尖、不搭架。因不同游离态糖类成分甜度和含量均具有差异性,因此可考虑将游离态糖类成分的含量作为党参药材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异形南五味子为民间药凤庆鸡血藤和地血香的基原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异形南五味子中主要含木脂素和三萜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保肝等活性。本文对异形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有效开发和利用异形南五味子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北贝母为传统中药,然而《Flora of China》将其基原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归并于天目贝母F.monantha项下。该实验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以川百合Lilium davidii为外类群,用核基因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rpl16序列、matK序列等3个片段对湖北贝母及其近缘类群天目贝母F.monantha、安徽贝母F.anhuiensis等进行联合建树分析,对湖北贝母植物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为湖北贝母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分子证据。结果显示,分子系统树上,3种贝母各自的居群聚为一支,之后天目贝母与安徽贝母聚为一支,最后与湖北贝母聚为一支。表明湖北贝母与天目贝母的亲缘关系可能要远于安徽贝母与天目贝母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适宜将湖北贝母归并于天目贝母。  相似文献   
7.
对"建莲"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用于"建莲"莲子心的化学质量评价。采用Thermo 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冰醋酸(56:43: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柱温 35℃,对"建莲"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 282 nm,柱温35℃,建立"建莲"莲子心的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2批"建莲"莲子心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批"建莲"莲子心样品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建莲"莲子心中的化学成分信息,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进行"建莲"莲子心的化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味子果实中10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木脂素类成分在五味子果实的种仁、种皮和果肉中的含量差异,探索各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40%A;30~32 min,40%~46%A;32~53 min,46%A;53~64 min,46%~50%A;64~83 min,50%~57%A;83~107 min,57%~62%A;107~115 min,62%~100%A;115~120 min,100%A),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4μL。结果: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的种仁、种皮和果肉中总木脂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0.08,9.76,2.24 mg·g-1。10种木脂素类成分在五味子果实3个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极显著,排序为种仁种皮果肉。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五味子果实的不同部位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布信息,为指导五味子果实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UPLC-ELSD同时测定贝母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UPLC-ELSD方法同时测定5种贝母类药材中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西贝母碱、贝母素乙、贝母素甲和湖贝甲素6种生物碱成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CSH C18柱(2.1 mm×100 mm,1.7μm);0.02%二乙胺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 min,45%A;2~5 min,45%~25%A;5~7 min,25%A;7~17 min,25%~10%A;17~20 min,10%A),流速0.3 mL·min-1,柱温35℃,样品室温度20℃,漂移管温度45℃,喷雾器参数40%,进样量为1μL,同时测定贝母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活性成分;并采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种类贝母类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能快速分析5种贝母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为贝母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在不同湿度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甘肃省岷县党参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种植的党参药材为研究对象,设置常湿、20%、5%3种不同的湿度,同时测定其中党参炔苷、多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在6个月内的变化情况。结果:在6个月内,不同湿度下党参炔苷的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多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不同湿度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5%20%常湿,即5%湿度下党参药材的化学质量稳定性最佳。结论:该研究提示湿度对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稳定性。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党参药材的储藏湿度,以期保证党参药材质量的稳定可靠,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