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癌血清PSA、PAP测定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癌血清PSA、PAP测定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价值邓守真蒯大禹方祖军宋建达何婉婷张学平程伟林祥通刘永昌笔者对1992年4月~199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测定及全身骨显像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有幻听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培酮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末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时两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及4周末时观察组阳性症状评分、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症状因子总有效率32%显著高于对照组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均没有出现异常及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锥体外系反应、月经不调、心慌、体位性低血压、视物模糊、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辅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在痛经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和温经止痛汤共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 市妇幼保健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130 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5 例。 对照组采取温经止痛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后的证候评 分及干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8 %,高于对照组的 83.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为痛经患者采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和温经止痛汤共同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粪便中肠道菌群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IBS-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大肠埃希菌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是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本室对不同来源的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分析,以期引起对体外放射分析的安全操作的重视和正确的对策。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组随机收集受检样品共314份,分为以下三组: (一)献血员组:108例,在献血前均经酶免疫法测定HBsAg阴性;标本直接收集采血用具残留的全血,分离血清-15℃保存备测。 (二)甲状腺功能检查组(简称甲功组):97例,系随机选自我科二周内T_3、T_4、TSH放免测定剩余标本,选择标准为血清无溶血、高血脂,标本量大于1ml。 (三)肿瘤相关抗原检测组(简称肿瘤组):109例,系随机选自二周内AFP、CEA、CA-50等测定的剩余标本,标本选择标准与甲功组相同。  相似文献   
6.
7.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下丘脑神经激素的研究工作。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简称TRH)是最早被提纯、阐明化学结构、并进行人工合成的下丘脑神经激素,其化学结构为焦-L-谷氨酰·L-组氨酰·L-脯氨酰胺(pGlu·His·Pro.NH_2)TRH无种属特异性,按其结构合成的产物对人也有效。TRH在下丘脑及脑的  相似文献   
8.
自1977年起的三年中,在4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中,发现T_3甲状腺毒症32例(6.53%)。32例中,男4例,女28例,年龄17~61岁。本组病人的诊断是以Hollandev等提出的标准,作为依据的,部分病人还做了TRH兴奋试验。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病人血清T_3、T_4等的浓度,结果:32例病人的血清总T_4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正常界限为5.73~12.73微克/100毫升);而其血清总T_3浓度则均超过正常人之上限(正常上限为212毫微克/100毫升)。在本文中还就T_3甲状腺毒症的发病数和诊断依据,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背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自该技术诞生以来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迅速提高,目前国内外IVF-ET的临床妊娠率已达30%~40%,但仍有不少患者移植优质胚胎出现失败,医学界普遍认为原因在于宫腔环境。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导致宫腔环境变差的重要原因,经宫腔镜治疗后息肉虽被切除,但出现子宫内膜容受性(ER)低下将延长治疗周期、降低IVF-ET成功率。如何改善此类人群ER,使他们成功妊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 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冻融胚胎移植(FET)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ER低下的临床疗效,探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调节ER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在IVF-ET助孕周期中因EPs行TCRP,术后出现低ER患者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在月经干净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移植优质胚胎数、行FET所需时间、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FET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可缩短TCRP后低ER患者行FET所需时间;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TCRP后低ER患者宫腔血流灌注,提高内膜损伤后再修复能力,从而优化宫腔环境、逆转低ER状态,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Cal)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中的作用。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IKCal阻滞剂克霉唑(clotrimazole,CLO)对MM细胞株U266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CLO对U266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应用双抗夹心法(ELISA法)检测CLO对U266细胞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E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CLO(≤1.0μmol/L)对U266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及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小剂量CLO(≤1.0μmol/L)作用后,u266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1.00μmol/LCLO作用24h与48h后,细胞上清液IgE浓度分别为(4.98±0.39)、(4.38±0.32)ng/ml,24h与48h对照组IgE浓度分别为(15.41±1.88)、(21.73±2.01)ng/ml,提示1.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LO通过阻滞IKCal而抑制MM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蛋白分泌,这为MM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