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硕 《吉林医学》2013,34(22):4579-4580
目的:探讨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报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例下丘脑错构瘤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随访3例患者癫痫发作均缓解,其中2例发作完全消失,且1例已停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围手术期应该重视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除,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严硕 《当代护士》2014,(9):143-144
总结了自2010年3月~2013年4月共68例颅咽管瘤开颅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健康教育重点。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症状及术后不同并发症的患者,有目的性地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宣教效果。认为目前临床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较为重视对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但不应忽视对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护患者沟通,形成患者主动参与协作的护理模式,以缩短病程,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卫星搭载甘草遗传变异的 ISSR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太空环境对甘草的诱变作用。 方法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 18 d 后返回地球(飞行回收舱平均辐射剂量为 0.102 mGy·d-1 ,飞行远地点距地球 350 km ,重力为 10-6 N ),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播于实验田中 , 取生长 3 年的甘草叶子用作 ISSR 分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甘草基因组的变异情况。 结果 最终 10 条能产生清晰重复多态性条带的 ISSR 引物用于检测鄂托克前旗样品的基因组多态性, 9 条能产生清晰重复的多态性条带的 ISSR 引物用于检测杭锦旗样品的基因组多态性。 太空飞行组与地面对照组的相似系数分别为 0.886 8 和 0.872 3 ,遗传距离分别为 0.120 1 和 0.136 6 , 基因组的多态性频率为 20.3% 和 20.7% ,多态性片段大小在 200 ~ 1 900 bp 之间。 结论 太空环境对甘草基因组产生了一定的诱变作用,这些变化表明空间育种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育种方法并且对保护濒危甘草资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太空环境对甘草酸相关基因的诱变作用分析.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18 d后返回地球,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种植于实验田中,采集三年生甘草叶子,对甘草酸形成相关基因ITS序列,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酸相关基因ITS序列没有发生变化,而甘草酸合成关键基因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某些位点呈现了差异性,并且太空环境对甘草酸合成关键基因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结论:太空环境对甘草酸相关形成和表达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变化对于揭示太空环境对甘草酸形成的基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后期选育甘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严硕  魏梦妮 《吉林医学》2015,(9):1923-1924
目的:总结12例巨大脑膜瘤介入栓塞合并开颅手术的护理观察。方法:对12例巨大脑膜瘤患者行介入栓塞合并开颅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例,癫痫1例,视力减退1例,头痛3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巨大脑膜瘤行介入栓塞3~5 d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出血少,切除彻底,术后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有20多种,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中国有6种,为1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全株均有毒,毒性物质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曼陀罗中毒罕见,有病例报道多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乙酰胆碱反应,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我院近日成功救治1例冈服用自制抗风湿药酒中毒诊断为曼陀罗中毒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育甘草乌新Ⅰ号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从野生甘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甘草(乌新Ⅰ号)进行种质评价。方法 观察了其发芽率、可溶性蛋白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比较。结果 乌新Ⅰ号可溶性蛋白量产生了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示乌新Ⅰ号具有较高活性。通过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技术(ISSR)进行多态性分析,在所使用的22条随机引物中,6条随机引物产生了不同DNA条带,表明乌新Ⅰ号甘草与对照组相比产生了基因多态性变化。结论 这些变化表明乌新Ⅰ号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品种并且能在将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对全院248名护士进行了多轮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在岗护士248人,年龄20~55岁。20~30岁45人,占18.15%;31~40岁72人,占29.03%;41~45岁50人,占20.16%;46岁以上81人,占32.66%。按职称划分:中级职称136人,占54.84%,初级职称112人,占45.16%。按学历划分: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人数比例占56.5%(其中本科学历护理人员人数比例占6.5%);中专及其他学历护理人员比例占43.5%。1.2方法依照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1]制定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份标准(100分):完全掌握:关键操作正确无误,考核98分以上;基本掌握:关键操作正确无误,但存在动作不规范;未掌握:关键部分有漏项或错误,考核90分以下。90分以下需要重新培训直到掌握为止。2培训目标与方法2.1目标经过2年的培训,全院护士都能基本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其中重点科室如急诊室、心血管科、神经内外科、手术室等科室护理人员达到完全掌握。2.2培训方法2.2.1加强对全体护士的思想教育,提高对徒手心肺复...  相似文献   
9.
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诱变作用分析.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18 d后返回地球(飞行回收舱平均辐射剂量为0.102 m·d~(-1),飞行远地点距地球350 km,重力为1×10~(-6)m·s~(-2)),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种植于实验田中,对太空搭载后甘草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甘草的蛋白含量以及蛋白电泳进行了考察.结果: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CAT,SOD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而且鄂托克前旗比杭锦旗酶活性均高.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蛋白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同时甘草蛋白电泳也产生了差异,产生了微弱的新的条带.结论:太空环境对甘草蛋白类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变化对于后期选育甘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严硕  高文远  路福平  黄滔 《中草药》2010,41(1):126-129
目的对从野生甘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甘草(乌新Ⅰ号)进行种质评价。方法观察了其发芽率、可溶性蛋白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比较。结果乌新Ⅰ号可溶性蛋白量产生了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示乌新Ⅰ号具有较高活性。通过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技术(ISSR)进行多态性分析,在所使用的22条随机引物中,6条随机引物产生了不同DNA条带,表明乌新Ⅰ号甘草与对照组相比产生了基因多态性变化。结论这些变化表明乌新Ⅰ号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品种并且能在将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